初中生物工作室

教学随笔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初中生物 >

东郊森林公园部分教师参观体会
2023-07-07  作者:mjs3czsw  浏览:
第七次集中研修——东郊森林公园踏春心得体会

张悦

2023513日上午,阳光明媚,泰兴市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东郊森林公园。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参观公园,认植物,认动物。东郊森林公园是我在泰兴参观过的最大的公园了,里面的植物动物种类繁多,乔木,灌木,花海,草地,虫鸣,鸟叫,美不胜收。

大家走走停停:认一认植物,说一说动物(主要是鸟类)的名字,讨论一番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遇到不常见的植物,我们还借助手机搜索的功能,去进一步地认识了解它们。

以前我只看到在河道的两旁常种水杉树,这一次在园区,我看到了中山杉。它也是衫科的,为落雨衫属,生活习性耐湿耐腐蚀和耐盐碱,适生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地区,平原湿地和沿海滩涂地。

在经过草地时,我们还发现了许多的菌类,长相奇特,与我们常食用的菌类大不同。实践出真知,带着疑问,我们挖了挖这些菌类,尝试着去了解营养菌丝与子实体的在形态结构上的区别。

在高大乔木的树枝上,我还发现了蜂窝,同事说这是蚂蜂窝。仔细观察了一下,感觉里面是没有马蜂的,不禁产生了疑问:马蜂都到哪里去了呢?它们会回巢吗?

东郊森林公园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一行人走了一上午,还走了不到1/3 。带着浓厚的兴趣,一行人觉得实在是不过瘾,于是决定下午继续!!!

 

 

东郊森林公园户外学习心得

王小娟

2023513日上午泰兴市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成员相约集中到东郊森林公园,进行一次特殊的户外学习,工作室领衔人汪兴泽带领老师们认识植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实话,对于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我还是蛮期待、蛮欣赏的,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如果只知死读书本、只知简单的教会学生简单的生物学原理,我认为那是远远不够的。

在汪兴泽的带领之下,我们一行人在森林公园中边走边看,边思考。如果不是出来,我虽然知道对植物、某些真菌认知的缺乏,却永远不知道自己缺乏的那么多;如果不是沿途行走,边走边看边讨论,就不会知道有些东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整个学习过程中,最令我佩服的是汪兴泽对植物和真菌的博学。作为我们,对很多东西都是知之甚少,或者不太清楚,而他总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名称、生活习性、与其相关的一些生物学知识,我们最多只是了解名称。从这次出行的学习中,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令我们尴尬的是,我们行走到一处农田时,居然有大多数老师不认识那种留种的莴苣、很多老师也不认识洋葱的叶片分成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不过经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很多老师包括我已经开始转变观念,遇到生物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多与我们教学的实际联系起来,我想如果我们上课的时候也能够这样去想,或许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生物学相联系的通道吧,而不是我们在慨叹,学生的生活常识多么多么的匮乏吧!

看来我们今后的生物学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好好的把生活与生物学紧密联系起来。

 

第七次集中研修心得体会

周萍

513日上午,在汪主任的带领下,泰兴市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在东郊森林公园进行为期一天的野外实习。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东郊森林公园的生态系统进行观察,对公园内的植物进行分类、识别。东郊森林公园里面的动植物种类繁多,乔木,灌木,花海,美不胜收。我们还邀请了园艺师匡先生为我们做适当的指导。

经匡先生介绍,我们方知公园与桑木村以河为界。河西为桑木村(长期以经营林木为主,环境很好),河东是东郊森林公园。森林公园2019年下半年初步建成,原址属于十里甸,占地约163万平方米(达2400亩),耗资1.7个亿。经过3年多的养护,森林公园已成规模,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同时也是市民观光、健身的活动场所。

工作室的成员在匡先生和汪主任的带领下,认识了很多植物,大家一起讨论它们的形态结构,通过什么样的特征可以区分,哪些是我们课上讲过的等等。当遇到不常见的植物,我们还借助手机搜索的功能,去进一步地认识了解它们。

在经过一片草地时,我们还发现了许多的长相奇特的菌类,与我们常食用和书本上出现的都不一样。大家都很好奇,我们挖了挖这些菌类,尝试着去了解这种菌类和我们熟知的菌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后来经过查阅后,原来这是毛头鬼伞,是一种野生食用菌。

这次野外实习真是收获满满,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对于身边的动植物还了解得太少,我们期待下一次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