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工作室

教学随笔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初中生物 >

河失送教兼研修心得(栾志磊)
2023-11-29  作者:mjs3czsw  浏览:
第十二次集中研修心得

20231026日,工作室全体成员集中到河失初中,参加泰兴市第三届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第12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实验初中的周萍老师、西城初中的张悦老师为该校七年级学生带来了2节精彩的课堂教学,由于有特殊情况,我未能参加,但我也认真地学习了两位老师上课的课件,体会如下:

先谈一谈周萍老师的课件,从“你今天吃了啥?”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一张总表分析了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营养物质,它们又是如何进行消化之旅的呢?其实我们的消化系统好似一个析出营养挤出糟粕的加工厂,形象生动,把复杂的过程形象化、简单化、具体化,一看就懂,提高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紧接着,按照总分总的格式依次讲述了肚子里的小火车停靠站,生动的视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食物变食团,再变食糜,再变成食物残渣的过程,比如说胃的规律性蠕动和胃腺分泌的胃酸和蛋白酶,将食团充分搅拌混匀,最终变成食糜,再分批送入小肠;又如,小肠内,胰腺不断分泌胰液,胆囊收缩分泌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参与食糜的进一步消化。本来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构造,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纯靠想象,有了视屏的加持,学生可能很长时间都忘不了这生动形象的画面,加深了两种消化过程及消化道与消化腺区别的理解。最后归纳了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比较中引导学生思考小肠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最后再由一粒种子的在人体中的历程,重温消化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和名称及其功能。至此,孩子们已经能对答如流,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我的小小建议是,课件能否再优化一些,适当压缩一下幻灯片的张数。

再谈谈张悦老师的课件设计,通过尝一尝馒头,感受咀嚼馒头的过程,能加深学生对两种消化了理解,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能激发学习内驱力的道理。紧接着,让学生认识了消化道和消化腺,通过拟人的方法播放学生们预先录制的“馒头的消化之旅”,让学生了解了食物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具体怎么消化的过程,以及提醒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科学饮食的好习惯,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大家感受到要健康生活很有必要学好本节课的知识。然后,选择了我们可能认为比较重要的胃和小肠,探究哪个器官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视屏小肠内壁和胃内壁的观察比较,揭示了小肠内壁有大量的绒毛,而胃内壁较光滑,小肠绒毛即促进了小肠的蠕动又加大了小肠的内表面,促进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自然生成结论,培养了学生实事求、严谨的科学态度。最后,再次回归生活,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感谢两位老师奉献的优质课,让我在学习和反思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