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工作室

学科视野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高中政治 >

朱秀锋南通学习心得: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2022-11-14  作者:mjs3gzzz  浏览:

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

——泰兴市高中名教师工作室南通访学有感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朱秀锋

1112-13日,泰兴市教育局组织泰兴市第三届高中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前往南通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活动。两天行程,三场主题报告,一场两地名教师工作室对接交流。恰如冬日暖阳,让我们这些行走在专业发展路上的教育人怀揣理想,满载希望,待迎春光!

一、要做有心人

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名师、学者是我们此生不懈的追求,也是国家、社会乃至学生对我们的希望。驾一叶小舟泛泊于学海之中,会随时碰到险滩、暗礁,会有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出不了成果的苦恼,但只要我们学会了变与不变,也就掌握了成功的法宝。在学习研究中我们要敢于改变思路、要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但我们决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信念,不要轻易说放弃。“板凳要坐十年冷”,职场生活多与枯燥和寂寞相伴。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人才是熬出来的,本领是逼出来的。我们要把持住自己,甘于寂寞,埋头苦干。静心研读以涵养个人的书卷气,潜心研修来聚集自己的文化味,以长远进击的动力和宁静求真的恒力致力于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央视著名主持人任鲁豫:所有的境界都来源于心底的热爱,不图回报的热爱,才可以把这份职业做好。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褒奖,不要太在意舞台光环。脚踏实地,真真切切去触摸和热爱这份职业。

二、把自己看得低一些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不料进门时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无独有偶,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人人都可以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记住低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学历、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无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的低一些,把别人看的高一些,把目标看得重一些。

三、攀登另一种高度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习优秀,学术成果丰硕,能够在某一研究领域成为“高”人。我们追求学术的高度,更要追求精神的高度。1953年,登山家希拉里雄心勃勃来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在当地的一位牵着牦牛的小伙子的带领下开始了登山探险。然而在离珠峰顶不足一米的地方,登山家停下来说:“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听不懂英语的小伙子因向前迈进了几步,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上珠峰的人。谁能第一个登到珠峰之颠,谁就是世界第一“高”人,必将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并收获生前身后的荣耀。希拉里是一个深谙登山终极意义的登山家,登山不为了征服,不为征服后的光环,而在整个过程中体验、超越自我。希拉里的精神超越了世俗,超越了一座地理意义上的高峰,站到了另一个高度。“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止于至善。”今天,我们不仅要学有所得,更要德有所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次科研上的弄虚作假,一次论文中的剽窃抄袭,都有可能导致一个人走向学术的堕落,最终都难免身败名裂。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操守,诚信为人,严谨治学。

四、时刻准备着

有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名言就是说明了平时做好准备的重要性。不错,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有时看不到擦肩而过的机遇,也捉不到稍纵即逝的机遇。因此,我们需要随时做好准备。有一位著名的老教授准备在他的学生中招一名助手,学生们都非常想得到这个机会,于是都纷纷报名。教授的这些学生都非常优秀,然而名额就只有一个,因此非常的难以取舍。于是教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题: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谁将自己的课桌收适的干净整洁,谁就会得到这个职位。这位教授总是会在星期三时上课,因此,每到星期三学生们都会将自己的课桌收拾得干干净净,只是在平时就不会那么在意。然而,然而有一个学生和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一心想的到这个机会,深怕教授会在星期三之外的日子突然到来,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将自己的课桌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学生总是会上不同的课程,因此,往往是上午已经收拾好的桌面到了下午有凌乱起来。他又担心教授会在下午来到,于是又会在下午收拾一次。尽管是这样,他还是觉得不放心,于是,他每隔一小时就回去收拾一次桌面。可是,他又想到教授会随时到来,仍然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面不干净。终于,这个学生想清楚了,他必须时刻让自己的桌面保持干净整洁,随时欢迎教授的光临。一个月之后的某一天,老教授不期而至,这个学生也如愿的获得了那个职位。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都是公平的,没有准备的人只能和它擦肩而过,做好准备的人才会把机遇紧紧抓在手中。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坐着等机遇的,躺着盼机遇的,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会梦见机遇。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一来机遇就会像满天星星,可望而不可即。到时候,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他们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捕捉和利用了。 总之,机遇只会偏爱有准备头脑,也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不可以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关键在于他的准备,在于它是否做好了知识、文化、思想、心理等多方面的准备,在于他是否勤奋和努力。

 

结语:文化的认同和自觉是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的内在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每个工作室成员的自觉选择,成为名师是我们教育人由衷自生的不懈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名师需要经历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但总有一些潜心教育的“苦行僧”们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句广告语说得好:如果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