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两句已有5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最新 最热
2017-11-27 13:44:34 顾建荣(顾建荣)
正语文之概念界定是研究的理论基础,正语文之语文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网络应用是研究载体和平台,教材建设、文本解读是课堂实践的前提,课堂教学是研究的主阵地,作文教学、作业设计、课后阅读、口语交际、书写艺术、名著阅读与教学、专题学习等等是研究的分领域、子课题,核心素养是研究目的,素养评价是工具。我认为都重要。
回复 支持0
2016-01-07 14:21:40 如影随形(蒋建伟)
我认为应把文本解读确定为正语文研究之重点。 语文课程教学领域的文本解读,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好文本、世界、作者、读者的多重关系。就是以文本为基本依据,“理解作者的理解,并且比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即顺着作者的思路去理解作者当时眼中、笔下的特定世界,并且比作者理解得更透彻,解释得更到位。 文本是解读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对当时眼中、笔下世界的理解凝结于文本,所谓“理解作者的理解”,首先就是针对文本本身的仔细阅读,而不是其他任何外部因素。“理解作者的理解”不等同于“理解作者”——理解作者的途径很多,查阅作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均可;通过文本所理解的只能是作者的某一个方面,甚至是很微小的一个点。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要分清主次。一般来说,就日常教学而言,文本是主、作者是次。 文本,是一切解读行为的依据,更是语文教学中解读行为的基本依据。解读行为要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作者出发,也不是从读者出发;解读行为允许暂时离开文本到作者身上去找答案,允许读者展开想象,但必须受文本的制约,要落脚到文本上。应引导学生读原著,一字一句地疏通,一篇一篇地老老实实地读,弄清原义、原意,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与习惯,不要‘抽出而讲之’,作不着边际的发挥;对流行的讲解、心读、摘句要保持必要的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时下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之所以会偏离语文教学的正道,主要原因就是脱离文本。常常有三种表现情况,一是考古式地从作者身上寻找解读依据,二是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了对文本的解读,三是用漫无边际的拓展来掩饰对文本的粗解读。
回复 支持0
2016-01-04 14:43:04 周建(周建)
自从研究这个课题后,慢慢的对此进行了学习、探讨、研究。正语文如同一股春风,吹来了语文教学的清新的芬香,引来了他人的关注。我个人认为:语文之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显现点、成果展示点还在于课堂。研究的理论、课外的调研、学术的探讨等等此类,最终的方向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综合素养的提升,人格良好行为的养成。
回复 支持0
2016-01-03 11:03:03 李庆华(李庆华)
我认为正语文之课堂教学应确定为重点。当下,一些公开课,存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热热闹闹上课,华华丽丽“跑偏”的现象。追根溯源,还是在于上课老师过分追求“新”、“异”之目的,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和渲染,注重个人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展现,而忽视了文本本身价值,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感受造成的。“正语文”的课堂,就是要求教者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要紧扣文本本身,对文本有深刻见解,但不超越文本内涵,对其进行朴实的、自然的、大气的解读,做到“宽而有界”、“深而有度”,不违背语文内在规律,不歪曲作者本意,引导学生形成正面、健康的理解。同时,在强势的指挥棒下,“以考定教”、“以评定教”又几乎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克考致胜”的不二法宝。怎么考怎么教,考哪些就教哪些,如何能得高分就如何教?一切围绕应试展开,把本身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搞得像“填鸭式”的课堂,毫无生气和情趣可言,学生只强记了知识点和应试技巧,而没有真正深入文本去体悟和探究,去发现和享受,得到应有的滋养和提升。公开课和常态课截然不同的表现,体现了语文教师从教的投机心理和功利目的,而非一个真正语文人的素养和境界,这也是偏离了“正语文”的教学。可以说,这两类语文课,都是不符合“正语文”要求的课堂。公开课刻意求“新”和“异”的包装亮丽是华而不实,日常语文教学为“应试”而教的我行我素是抱残守缺。语文老师要坚守的,是一颗对语文的真诚、纯净之心,而非浮躁的、盲从的追名逐利、追赶潮流之心;语文老师要做的,是尊重文本本身,尊重语文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朴实、自然、大气地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探究语文规律,掌握正确规范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悟和表达个人思想情感,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总之,“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朴素的、实在的解读文本,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关系的过程。教师必须有能力也有责任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触摸语言,实实在在地学会读书和作文。
回复 支持0
2015-12-28 10:16:34 严三毛(严兴建)
我研究的方向是正语文之课堂教学,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所以正语文的课堂应该充满“语文味”。提倡“语文味”,还要提升教师素养,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语文味”十足,教师的“语文味”感染着也会感染着每一个学生。笔者认为要使语文课堂有语文味,教师可以走以下两条路“专业化道路”。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给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求就比较高。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充满语文味,学生充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的现状,笔者想推崇一下古典文学。经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晰、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复 支持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