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工作室

工作室成员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幼儿教育 >

10月24日研修心得
2022-10-27  作者:陈倩  浏览:
评估引航 学思笃行

宣堡镇中心幼儿园  陈倩

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这份《评估指南》不仅是一份幼儿园教育的指南,更是一份面向未来教育的指南,为我们幼教人探索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期,工作室领衔人陈彩霞园长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宏云老师为我们开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视域下的思与行》的专题讲座,10月24日我们工作室成员相约线上,共同聆听了张老师的精彩讲座。

张老师从《评估指南》的“背景资料、通知精神 、评估指标及思考和落实” 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张老师首先阐明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背景,并以其为导向,紧密结合通知精神,带领我们学习了《评估指南》,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五个方面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察要点进行详细学习,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学习,让我们对等级评估背景下的幼儿园工作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张老师通过幼儿园的视频案例等展开讲解了思考和落实这一环节。

通过本次张老师进一步梳理《评估指南》,我觉得在教育过程这一重点内容下,师幼互动更加能够指向作为一名教师专业能力和提升素养的一方面。其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和信任每一名幼儿,通过幼儿生活和交往,区域游戏或是集体教学活动等体现师幼互动,其形式可以是个体、小组、集体等多样化的。教师与幼儿产生互动时,要用发展、个体差异、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位幼儿行为背后的内容,倾听幼儿的真实想法,了解幼儿的日常所需,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以此来掌握他们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从而抓住他们近期新的兴趣点或有意义的问题,以师幼互动形式对幼儿的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其实我对“过程”这个词的感受很深刻,基本原则中提到要注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内容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教育过程”;评估方式也明确提出“注重过程评估”,聚焦“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这些都是对“过程”重要性的说明和体现,也是园所理念和保教质量的体现。《评估指南》让我们将教育评估的重点和视线重新放回到教育过程中,是对教育本质的追寻。

通过张老师的讲座我深刻感悟到:

1.透过现象,耐下心来“看”孩子

首先,我们需要基于每天的观察记录,有意识地进行调整,让自己能够关注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幼儿;其次,要真正读懂孩子,我们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跟进和观察,透过热闹、嘈杂的表面现象去发现、剖析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方式,把自己从被动的班级管理性事件的牵绊中解放出来,主动地去捕捉、发现儿童那些有意思、有价值的宝贵闪光点。

2.基于真实,静下心来“省”自己

在以往的师幼互动过程中,我们总是不断往前走,偶尔停下来回顾、反思时也苦于记忆有限,不能全面、完整地去反思和分析,总是在印象中给自己一个“大概的评估”。而现在,有了每日的记录和数据支持,能更真实、更完整地了解自己真实的样子,将自己的理念和实践放在一起,切实地感受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这是接下来能继续成长的重要一步。

3.直击核心,去繁从简“抓”关键

不断的学习、设计、实践,复盘优化、再实践的循环研修中,努力减少和去除简单重复、零散的观察记录,去主动观察、深入反思,真正置身于有意义的师幼互动中。

今后我还将持续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评估指南》,进一步理解和贯彻《评估指南》中的文件精神和指导理念,坚持“儿童为本,过程导向,持续改进”,切实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和行为,让理念与实践有效对接,科学实施保育教育,赋能专业成长,让自己焕发新的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