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工作室

工作室成员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幼儿教育 >

王凤 第七次教研心得
2022-11-07  作者:王凤  浏览:
渐行渐思

工作室成员  王凤

为期三天的跟岗学习活动进入尾声了,就像一个旅程,每一站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收获和反思。

一、小一班之“观”与“思”

亮点与收获

{C}1. {C}游戏记录表的设计。在星期几这一栏巧妙地运用顶天代替数字,星期几就点几颗点点,融入了数的核心经验,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值得借鉴。

{C}2. {C}日回顾的形式较好,在一天游戏活动之后复盘幼儿的一日活动,对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进行回顾,反思教师在今日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及下一步支持。

{C}3. {C}师幼互动较好,一日活动之中幼儿的状态自由、放松,表达积

极、自信;老师的情绪亲切、乐观,一对一倾听耐心、从容。重点观察的建构区、小舞台、娃娃家,幼儿的探索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游戏中体现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C}4. {C}活动室中处处有师幼互动的痕迹,我很喜欢她们的阅读区,不是仅仅投放一些绘本,还会有针对性对一些经典绘本一起共读,幼儿进行阅读记录,并一对一详实倾听。我想在我们班级也尝试这样的形式,看是否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几点建议:

{C}1. {C}娃娃家的化妆品是否需要真实提供,如果想要提供真实化妆品,是否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将成人化妆品换成儿童专用化妆品?

2.幼儿进行游戏记录时可以自行取用记录纸和笔,增强自主性。

 3.游戏结束后可以播放一段固定的音乐,幼儿一听就知道游戏时

间结束了,需要自己收拾整理玩具了。

 4.自主点心环节是否可以每人提供一个小餐碟,既便于拿食物,

也更加卫生。

{C}二、{C}年级组教研之“真”与“行”

    中班组教研主题是“观察促进幼儿游戏高质量发展”

    大班组教研主题是“发现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游戏中幼儿的行为”

    两组老师呈现出来的教研状态真实而又接地气,也是直面一线老师们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分享、老中青教师的思维碰撞,多维度将教研做实、做细、做深,其中大班组教研活动中贯穿始终的三个问题也引发了我不断的思考:什么是发现?什么是支持?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

在孩子探索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什么?给予了孩子什么支持?达成了孩子怎样的有意义的学习?当我们进行一日回溯的时候,不妨也这样问一问自己,相信带上这些问题去行动,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孩子的有意义的学习。

{C}三、{C}混龄游戏之“乐”与“趣”

    1.大带小之“乐”。孩子们带着手环自由结伴,开启畅快的游园之旅。处处充斥着同伴间的相互探寻、相互学习,大小孩子满是幸福的微笑。

2.游戏场之“趣”。每一个游戏场中都是孩子们的忙碌身影,老师们则定点在自己的位置进行观察、记录,这一天孩子们有的是与其他时候都不同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3.发现小惊喜。植物角的故事也可以那么精彩;自主签到也有如此的花样;家园栏也能变成“动态朋友圈”。

四、主题研讨之“思”与“辩”

    “六顶帽”的研讨方式新颖而又充满挑战,每顶帽的角色定位就要求我们更细致、更专业地去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观察和思辨,依据《评估指南》来分析幼儿的游戏发展,反思教师的师幼互动是否得当,进而去真正改变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目前我们幼儿园也正在重点聚焦师幼互动,关注思维共享,并不断进行研讨和调整,力求做好做实。

    行而思,思而研,研促教。此次跟岗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在《评估指南》引领下师幼互动的新样态和新路径。在跟岗现场,我看到了“真游戏”、“真儿童”、“真放手”、“真倾听”和“真教研”,收获是厚实的,反思也是真切的。对标示范名园,链接《评估指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转学为做,调整和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当教育行为,渐行渐思,力求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