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工作室

工作室成员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幼儿教育 >

第十三次研修心得 10.7
2023-12-26  作者:王凤  浏览:
《评估指南》下的深度学习

工作室成员  王凤

就是这么的机缘巧合,在我生日当天,大家齐聚育红,以别样的方式陪我共度生日时光。

一进育红,孩子们热情的问好声瞬间灿烂了我的心情,我们一行人跟随吴园长再次领略了室内外环境的自然野趣,和游戏中孩子们的生机勃勃。此次活动主题是“落实《评估指南》,让深度学习在课程中发生”,紧随其后的就是育红骨干老师们的案例分享。

唐海姣老师分享的是《主题课程中微型主题生成》,她是一名智慧型的老师,从唐老师的分享中,我们一起了解到适宜的课程和实施主题课程的路径,她用她的方式帮我们也再次进行了梳理,微型主题变得自然而又轻松。

甘璐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聚焦问题,倾听想法》,她以关注孩子、读懂孩子、倾听孩子三个方面为抓手,就如何从问题中“提炼”出适合儿童探索的主题进行了分享。倾听孩子我们现在基本上每个幼儿园都做得很多,但你是否能够真正、及时地关注到他们的需求、读懂他们的心声、支持他们的想法,那就不能做保证了,这也是后续我们朝之努力的方向。

周燕老师分享了《生成课程中教师的回应与支持》。她认为课程生发电应立足于儿童视角,尊重儿童感兴趣、自发性的活动和个体差异,并就如何有效回应幼儿的问题、支持他们进一步的探索活动进行了分享。也与甘老师的分享紧密相连,都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吴嘉莉老师认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她的分享《让理论落地,让课程从儿童出发》告诉我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设计出更适合幼儿的课程活动。理论的落地其实并非易事,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想法,有时候理论并不一定能照搬给每一个孩子,那我们老师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如何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指导,快速匹配到不同的理论知识,再进行个性化的支持,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积极其中的必修课。

侯珮榕老师分享了开展生成课程的过程中,怎样从有效挖掘幼儿感兴趣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资源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成长档案的作用。成长档案在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关注成长档案是重要且必要的,如何在成长档案中展示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侯老师也给了我们较大的启发。

当天下午,我们聆听了张宏云教授的讲座《提升区域游戏质量的思考与实践》。张教授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专家,她立足于幼儿游戏,详细介绍了各年龄段幼儿和游戏区域的材料投放、区域设置、发展目标等,进一步明细了游戏的独特价值,为老师们提升区域游戏质量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爽指南背景下,本次研修活动对教师的课程观、儿童观进行了再审视,聚焦当下的问题和困惑,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明晰今后发展的途径和方向,送给我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作为特殊且珍贵的礼物,我务必会好好收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推动课程的建设、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再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