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工作室

学科视野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小学数学 >

教科研-学员课题研究
2023-07-10  作者:mjs3xxsx  浏览:

 一、课题研究具体方案

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拟创新之处、研究路径等)、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可粘贴)。

开题活动简况:

时间:2023325

地点:泰兴市鼓楼教育集团鼓楼校区

主持人: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部丁忠琴主任

评议专家:李晓梅、丁忠琴、刘宁、张冬兰、殷英、沈学飞。

参与人员:季琳、顾为生、张西琴、蒋锋、柯苏闽、孙琳、殷琳、曹娟、房岩松。

主要研讨内容:

{C}1、 {C}对思维导图差异化教学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探索课程和途径(研究方法、目的、计划、制定方案)。

专家提出修改建议,2个课题共性的问题:

1)核心概念、界定要聚焦。

2)研究内容要贴切

3)研究目标要扣题

4)研究方法要适宜

 4、专家组对本课题提出的修改建议:

⑴课题标题要精炼,研究目标要精准,研究的内容要基于对现有情况的了解。

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要更加具体,预期成果要多样化。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泰兴市鼓楼小学鼓楼校区有学生3000多人,自办学以来一向秉持着“促进孩子各方面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育方式与教学策略有着较高的要求。2021年,在国家教育部提出"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在积极响应并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快捷工具,又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运用思维导图组织教学,方便梳理知识结构,提升思维效率,辅助知识记忆,比较契合我们鼓楼教育集团“一教一品,教科研深度融合”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开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差异化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应用新工具、新方法,把差异化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课堂中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在课堂差异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这个课题。那么,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差异化教学呢,这是本课题主要准备研究的。

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差异化教学完全应该凭借已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利用设计思维导图,并运用到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通过反思、调整、提升,使其能除去臃肿的堆积,剥离繁琐的多余,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

实践意义: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的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达到“优质和高效”,即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比较到位,学习过程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具象化,而且还有一定的视觉效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思维路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效率,思维导图在差异化教学中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比较轻松,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缩小学生间的差异,达到思维导图与差异化的有机融合,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2022版数学新课标的四个领域,选择典型课例进行分析和实践,以点带面地开展研究,一方面可以积累一些教师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一些差异化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其组成包括关键词、分类、阶层化、色彩及图像,其思考方式有水平(扩散)思考、垂直(直线)思考。思维导图以图文结合方式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是教育体系中,根据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的不同,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差异化教学教师要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知晓不同阶段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支持,还要灵活地使用不同形式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尽快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3)思维导图差异化教学

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设计的工具,能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突出教学重、难点,将数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展现出来,概念的逻辑关系得以简明扼要地表达,便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应用新工具、新方法,把差异化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课堂中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国外研究: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等。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于1970年提出的。思维导图使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系的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主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专家认为,概念图对于学习者和教师同样重要,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生的认知活动。

此外,思维导图作为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目录中也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使用了思维导图。

2、国内研究:

国内教育界的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一些小学、中学、大学进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尝试,使思维导图的应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不少学校都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特别是语、数、外的教学。如香港卫理中学的何嘉华老师,在香港大学举办的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上,交流的《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捷径——思维导图教学》的论文,还有澳门大学图书馆文献中心收藏的梁佑澄所著的《以思维导图为核心的学习辅导课程对初中学生之学习业成绩提升之研究》。大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中文互联网上有不少关于思维导图的论坛,有利于人们互相切磋。可以肯定的是,在明确的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思维导图必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也必将更加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研究目标、内容及重点:

1研究目标:

1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思维导图在差异化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2探索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寻找如何有效地构建、融合、差异化教学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3运用思维导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综合、整理,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课题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新工具和新策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执行能力,促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   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46年级,1-4普通班,5-9班实验班对比实施
在备课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勾画出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方法,并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作出一个通用模板。在板书的过程中,一边归纳所学的知识,另一边可以阐述各知识之间的思维关系。

2.   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通过绘制简单形象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认识思维导图,对思维导图产生兴趣。在教空间与图形内容,我们积极探索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应用新理念、新方法,把思维导图与差异化课堂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来引领学生认识思维导图。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能够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

3.   培养学生会画思维导图(实验班全部要求)
学生在认识思维导图的前提下,就会对思维导图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先对某一知识系统进行传统方式的分析讲解,并板书形成一个只有空节点和空联接线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填入合适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以形为主”的知识体系,为高度指导。

4.   培养学生发散式和开放式的思维结构,实践与综合应用(6年级, 实验班)

要求学生从教师或其他评价者所提供的概念来建构一个图。可以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以层级的方式来表述各概念间的关系,同时每一个概念都形成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发散的中心,利于培养学生发散式和开放式的思维结构。

3.研究重难点:

探索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差异化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并使其更加契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特点,形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差异化教学的策略,并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情感与态度得到有效的提升,真正做到分层教学、以生为本。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过程:

  1.研究思路:

 

  矩形: 圆角: 课题制定与调整阶段   矩形: 圆角: 总结阶段
    矩形: 圆角: 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论证与调整阶段(2021.52023.3          

1.收集资料,文献研究。2.开题论证,完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3.32023.12         

汇编常见的典型的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模型,得出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差异化教学。

设计、收集比较典型的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案例,寻找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差异化教学的方法。

3.开展区域级教学研讨活动,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补充和修正研究方案。

4.对尝试阶段形成的初步结论进行实践、应用,并根据应用结果,不断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122024. 2 

1.撰写研究报告。

2.汇编典型的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差异化教学的案例和教学设计。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个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分析法:数学教学的现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进行面对面交谈,并观察记录,从而深入了解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中的的应用情况,为研究提供依据,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在思维导图课堂教学的体现,形成研究点。

3.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实施方案,观察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建模运用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研究方案,让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中共同学习和成长。并注意五个环节(指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4.经验总结法:根据思维导图与数学差异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反馈,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3.研究过程

 阶段一:课题制定与调整阶段

  1.发现问题,提出方案

  2.明确目标,制定标准

  3.完善计划,开展研究

准备阶段:2021.52023.3组建课题组,明确目标和职责。搜集相关专著并分组研读,组织组内与组间交流心得,同时邀请专家,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听取专家和课题组教师对思维导图与数学差异化教学研究方案的意见。

阶段二:研究实施阶段

2023.32023.12根据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导图差异化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搜集相关专著并分组研读,组织组内与组间交流心得,同时邀请省内专家,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听取专家和课题组教师对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在课堂差异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研究方案的意见。并制定课题实施细则,进行过程性实验研究。

1.教师思维导图教学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支撑材料)包括:

编制数学思维导图教案;

学生思维导图设计作品;

实践反思日志及教学实践简要点评;

学生概念图教学应用调查数据表;

思维导图课堂差异化教学应用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2.学生方面

学会画思维导图;扩展思维导图的用途;在课堂上熟练运用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阶段三:结题阶段2023.122024.2

 1.推出《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导图差异化教学应用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和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请专家及领导鉴定和评议。

 2.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次的课题研究积累经验

 3.落实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各项活动中的应用,使研究成果真实地造福学校的教育事业。

 4.效益分析:本课题成果为实践应用成果,通过实践研究检验,能为思维导图在小学各科的教学应用提供有益借鉴,为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思维导图学科应用研究提供推广应用和示范效应。

  四、课题分工:

   1.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季琳 顾为生

组员:张西琴、曹娟、孙琳、房岩松、蒋爱东、李新建、蒋峰、张云、苏红霞、刘晨东。

 2.具体分工:

姓名

研究专长

具体分工

顾为生

数学教学

课题整体规划

季琳

数学教学

活动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张西琴

数学教学

资料收集与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