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工作室

课题研究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小学音乐 >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实践研究
2023-07-11  作者:曹晶  浏览:
泰兴市2020年度教学研究课题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泰兴市东街小学  曹晶  张婷

 

{C}(一){C}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音乐节奏感:在音乐的四大要素中,节奏是第一重要的要素,是音乐的基本构架。节奏标识了音乐中音的属性,包括长短、关系、强弱等等。按照一定的风格、规律、特点、要求不断推进、更迭或者交替,最终形成了音乐的节奏。节奏是一切平衡的、协调的律动。音乐家捷普洛夫曾经说过,音乐的节奏可以帮助人们积极地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清晰地感受音乐的律动进程,触摸音乐的情绪。节奏是人们通过音乐获得的最基础的直觉。脱离了节奏,音乐以及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就不会觉醒,更不会长远地发展。节奏是大部分音乐家和鉴赏者所认定的重要的构成因素。人们对节奏的理解是认知音乐、诠释音乐继而发展到音乐表达的重要途径。对节奏的看待应该是动态的,强调其流动的特征,并且是独立与节拍而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强的特征。也有用静态观点来看待节奏的,认为节奏是依附于节拍的,其存在并不独立,节奏就是节拍的装饰。人们在学习音乐时,将节奏感的培养当做音乐学习的必要因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前提。

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培养:节奏是音乐家族的重要成员,无论是音乐出现之前,还是音乐发展沿革到如今,还是未来的音乐,节奏会贯穿始终,发挥基础构架作用。音乐教育中对小学低段学生进行节奏感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和理解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感触更深。小学低段的音乐教育将节奏放在“音乐的血液”的位置,激发学生了解音乐、感知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是实践性较强的部分,能够推动学生自身节奏感的建立与发展。小学低段音乐教育应深刻认识到,节奏感的培养是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和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小学低段音乐教育更要加强学生节奏感培养,让学生充分体验节奏对音乐产生的影响,能够配合节奏,有针对性地进行节奏训练,与其他音乐学习方式如唱歌、演奏、鉴赏等紧密结合。从节奏训练出发进行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节奏感,帮助学生掌握节奏感,在自己的年龄层面上理解、解释和表达音乐,并且为未来更加复杂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的节奏感培养,是帮助学生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丰富的能力,为其他科目学习提供帮助。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重视艺术教育,重视音乐课堂,重视节奏感培养,以节奏感培养带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国外很多国家是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的,特别是低龄孩子的音乐教育,并且从节奏感培养开始进行音乐教育。很多国家认为音乐是个人素养与社会素养的重要部分。美国政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将音乐教育列入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德国的音乐家奥尔夫创立了以节奏练习为基础的奥尔夫音乐体系,从幼儿开始就进行节奏感练习,本着一切为儿童发展的理念,让孩子自然接触音乐,做好综合教育。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研究了体态律动音乐教育,从基本律动开始,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以音乐素养为基础,发展出注意力锻炼、分析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提倡立足实际环境,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推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发展,同样是以节奏感培养为最基础内容,开始进行音乐认知的。

研究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育不再以知识传播和技能练习为主,代之以审美教育和情感体验为音乐教育核心。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同时,音乐教育以实践为主,无论演唱、舞蹈、演奏都需要学生动手,在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的当今,音乐教育基于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C}1、{C}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音乐,有娱乐性。

{C}2、{C}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专注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身体的各部分都参与到其中,从而培养专注和协调力。

{C}3、{C}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李和听力等。

研究的内容:

1、小学低年龄进行节奏感培养的意义,对节奏感的特征,包括起源、表现形式和节奏感培养在小学低年级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2、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研究国外相关研究在中国本土的实践情况以及国内对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创新节奏感培养方式方法。

3、节奏感培养的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对研究结果要进行反复验证,对教学方法要进行革新改良,做好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归纳总结,提出教学建议,为后续课题长期研究提供支持。

研究的重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作用探究,以及研究获得成果在课堂教学上的实践情况。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从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案例入手,经过实践调研,以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基本参考,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着重研究节奏感培养方面,调查节奏感培养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比重和作用,对节奏感培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节奏感培养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现状调查,再进行数据分析,对结果进行整合。

研究过程:

{C}1、{C}根据对当前小学音乐教育节奏感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选择研究课题,选定研究对象,进行总体研究阶段性规划。

{C}2、{C}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包括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论文,国内课堂教学实践报告等资料,归纳总结出与本次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为后续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C}3、{C}深入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进行调研考察,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开展公开课等,搜集第一手课堂教学实践资料。

{C}4、{C}完成论文,对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以备后续研究长期持续进行下去。

研究方法:在一定理论、知识和经验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对搜集的资料和报告进行有机结合,阐述分析结果。研究过程中要秉承客观、严谨的态度,对学校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资料,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培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从多个研究领域的角度进行较差论证。以节奏感培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研究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节奏感教学的方式方法,挖掘学生接触节奏感教学的可塑性,发挥音乐教育在小学低年级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前期搜集相关理论资料,通过图书、网络等途径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论文、书籍、实践报告等资料进行搜集、归纳和整理,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且保证本次研究处于该课题研究的前沿。 

2、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对同一年龄段学生不同学校不同班级进行调研,采用相似教学方法获得结果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材料,进行比较。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保证获取数据的准确、全面、有效,可以对课题研究做出有效支撑,推动课题深入。

3、个案研究法:选择典型性的小学低年级班级,进行个案研究。对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从整体和个案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探讨,得出客观的结论。

{C}(五){C}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结合奥尔夫音乐体系进行节奏感培养。奥尔夫音乐体系进入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主要集中在专业培训机构中,年龄覆盖从3周岁到12周岁的孩子,适合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习惯。对于国外已有的教学理论,已经多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其有效,则应该引入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奥尔夫音乐用到的声势教学法,让学生感知节奏,更容易地掌握节奏,把身体化作打击乐器,让肢体动作随着节奏而动,培养对音乐的感觉,提升对节奏感知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结合当地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节奏感培养理论,例如科尔曼节奏游戏理论、达尔肢体律动节奏教学、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等引入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更加丰富。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与节奏感培养有关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验证,从各种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法,也就是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方法,提高节奏感培养的有效性。

可能的创新之处:

研究前沿理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培养上,国外研究较早,理论较多,体系较为成熟。而国内实践经验较丰富,立足国外理论进行本地化发展。本课题以国外理论和国内实践经验为研究基础,在已经成熟的理论之上开展研究,避免在较为肤浅的层面进行重复研究,确保研究理论处于该领域的前沿,有所创新,能够为后续研究搭建有用的理论基石。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小学低年龄进行节奏感培养的意义   实验研究     2021年11月

    对节奏感的特征,包括起源、表现形式和节奏感培养在小学低年级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研究论文       2022年3月

   结合乐器演奏培养节奏感         公开课实录     2022年6月

   阶段性总结报告                 研究报告      2022年10月

最终成果  教学论文、教案集锦          论文、教案集   2022年11月

     教学反思、案例集锦           反思案例集      2022年12月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22年12月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本课题的研究成员均来自教学一线,学历为本科,从事音乐教学十余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他们的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报刊、专著上发表或得奖。

研究资料: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学校为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为教师订阅了各学科教学杂志。学校的各类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科网站、各类专题学习网站、还有每学期购置的各种学习光盘素材与资源,都为课题研究的实施创作了有利的条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课题参与的教师在各类评比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校为便于教师们互相学习,实行集体备课制,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从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