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工作室

课题研究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初中化学 >

“两学一归纳”模式流程
2023-03-09  作者:mjs3czhx  浏览:

“两学一归纳”模式流程

一、自学环节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明确自学内容和自学要求:自学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常见方式:检查式、积累式、问题式、直接式等。

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明确自学内容和自学要求。

注意点:1、导入新课要尽量简明扼要,要能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2、自学指导不可卡得太死,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3、务必追求一个“明”字,必须明确地提出自学要求,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学的要求。以便按照一定的方向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

2)学生带着自学指导、自学思考题自学,排疑生疑。

目的:1、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2、学生自我学习,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3、学生自主学习,初通生疑,发现问题或设计问题,生成新的问题,作好交流准备。4、学生解决好课本上的配套练习,注意书写的格式及完整的过程。5、将课本上的习题进行变式或创新准备与小组交流时用。

注意点:1、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2、教师应行间巡视,给予学生宏观和微观的指导。对于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也可以指导他们找资料看、做、想,鼓励他们向深处发展;教师也可在黑板上出示较高要求的思考题或创新题。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鼓励、指导帮助他们,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3、在自学时,鼓励学生生疑、质疑、排疑,要能促使让生初步建构知识体系,并提出疑问或自己的看法。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作指导,而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二、互学环节

1)组内或跨组互动排疑

目的:1、学生交流自己在自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及新发现成果等共享;2、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可激发学生讨论、辩解,提高学生的倾听、归纳、质疑、思辨等诸种能力;3、学生在自学中个体产生的部分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或跨组得到解决。4、解决好课本上的练习(主要由各小组组长负责);5、每一小组内产生一名人选准备参与全班交流。

注意点:1、小组互学,主要采取同桌间交流、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交流等方式,小组的组织要科学合理,小组间的学力要基本等同;2、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互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平等首席”的作用,注意排疑集疑;3、对于互学气氛不够活跃的小组,教师要加入讨论,给予指导;4、对于讨论较为热烈的小组,教师应注意倾听,了解情况,以便在后面的环节中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5、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提供答案,可适当加以点拨,一些共性问题可留到后几个环节中再加以解决;6、教师要充分让学习小组成员共享学习成果,拓展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小老师的作用。

2)班级交流

目的:1、小组代表(发言人)在全班范围内展示本小组通过自学、互学而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方法、提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表达意见、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2、小组代表提出本小组在自学、互学过程中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帮助解决,直至最终由老师进行点拨、指引或解答。3、小组代表可将本组编出试题到黑板上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解答(相互测评、评比),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注意点:1、小组代表的发言可着重从“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这几个方面入手,教师应及时、适当地加以引导、补充;2、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应是答案的提供者,而应该是思路的指引者、智慧的点燃者、辩论的裁判者。3、这一环节上特别提倡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特别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光乍现;4、应努力做到让学生讲,让学生回答,让学生争论,让学生求解;5、对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来的一些本不在教师预设范围内的问题,即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不应该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而应借此机会激发学生去探索,去拓展。

三、归纳环节

1)归纳小结

目的:1、归纳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归纳,完善自学,互学时建构的知识体系,并且让学生在自我归纳中迸发创造潜能,突现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的有关内容或是容易发生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强调或点拨,突出重点、难点; 3、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立足于提升。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绪引向教材之外,延伸至课堂之外。让学生运用这节课所懂得的知识、掌握的方法、提高的能力去解决一些课本以外的问题;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对认识自然、认识科学、认识社会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注意点:1、决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难点;2、除了小结这节课让学生懂得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还要归纳出通过这节课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以及在情感倾向、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科学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的感悟;3、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把目光投向学生所关注的生活和事件,投向更为深远的时间和空间。

2)当堂练习

目的:1、通过当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各方面的能力;2、通过当堂练习,了解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情况,以获得第一手的反馈资料,以利于辅导和拓展。3、通过当堂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注意点:1、练习应做到少而精,要确保能当堂完成,要确保能够较为准确地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2、练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应拘泥;3、教师应行间巡视,悉心指点,特别是对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练习。4、教师应对学生的成果及时给予鼓励、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劳动后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3)整理反思

目的:1、学生整理本节课中的重要的、易错的、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问题及结论,进行整合内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2、学生反思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方法及所形成的能力,提炼、升华,进行领悟迁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注意点:1、各个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整理反思,不可好高骛远,盲目攀比。2、反思不仅是简单知识的回顾,而更应是能力提升、升华的过程,是创造性火花迸发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