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工作室

教案课件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高中政治 >

翁涛——第三课第一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3-12-08  作者:mjs3gzzz  浏览: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了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

3.法治意识:学习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明白发展要遵守相关的法律知识。

4.公共参与:引导学生自觉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参与经济建设。

重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新发展理念

【技术手段】

多媒体

【课标内容】

<span style="mso-bidi-font-size: 10.5pt;line-"EN-US" new="" style="mso-bidi-font-size:10.5pt;line-" times="">

【预习单】

1、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

3、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内在关系?

【活动单】

总议题: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议学活动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任务1:观看视频及材料思考,从一五十四五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做又有何意义?

 


 

【资料链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节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习题训练

2023923日至10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

惠民亚运,回归人民至上的办赛初心。省长王浩指出,要举全省之力办好亚运会,全面做好城市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形象,让群众在办赛中有切实的获得感;要全方位营造浓厚的亚运文化氛围,发动广大群众参与亚运、奉献亚运、贡献城市,形成亚运筹办强大凝聚力; 注重长久服务大众的理念,除了亚运场馆实行惠民开放以外,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导航和无障碍最多跑一次让残障人士也能享受到亚运会释放的亚运带来的幸福感。

解读杭州亚运会,谈谈亚运会的举办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议学活动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

任务2: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思考,新发展理念新在哪?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任务3:阅读教材P35-38,完成下列任务:(组内分工合作,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学习成果。)

1自学成才:根据表格提示,梳理新发展理念相关知识。

2合作探究: “我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结合泰兴地区的经济发展分别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拟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3思维导图:画出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图。

新发展理念

解决的问题

重要性

措施

示例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巩固单】

1(2022·泰州高三期末)国务院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强调,我国将以规划为引领,构建新时代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1N”政策体系。特殊类型地区作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脆弱地区、促进边疆巩固的重点地区,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条件和更为艰巨的发展任务。“1N”政策体系的构建(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有效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③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  ④是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2022·广东高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为此,我们应该(  )

①降低行业标准,增加适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数量

②拓展“银发经济”的新空间,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③以市场调节为唯一手段,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增强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②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传统产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2·广东高考)农民工是我国“稳就业”的重点群体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包括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的变化如图(农民工结构变化图)

{C}{C}{C}{C}{C}{C}

据此,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①本地农民工比重提高的原因是就业岗位从城市向乡村转移

②省内流动农民工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跨省农民工回流引起

③跨省农民工持续回流反映出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④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政策吸引农民工主动返乡就业创业

{C}{C}A.{C}{C}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720日,记者从中国这十年·安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安徽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十年间,安徽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并跑领跑。制造业持续提质扩量增效,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行业达到14个,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

安徽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十年间,安徽经济总量占长三角三省一市比重从14.4%提高到15.6%,2021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接近1万亿元。

与此同时,安徽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十年间,农民收入增长1.6倍,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2岁多。

安徽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今,安徽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构筑四大生态廊道,环巢湖建设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十大湿地

结合材料,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这十年安徽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