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工作室

教学随笔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高中历史 >

对待本国历史,应当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杨丽
2023-08-22  作者:mjs3gzls  浏览: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有感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杨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钱老先生将厚重的历史帷幕缓缓拉开,以高屋建瓴之姿将汉的精明与灵活,唐的发扬与转折,宋的继承与无奈,明的激变与集权,清的自卑与疑心流淌于笔下。不做空谈论断,纳须弥于芥子,以一颗温情脉脉之心暖青史之籍。

       在此书中,钱老先生否定了传统史学给封建文化定义的“专制黑暗”,也否定史学定义秦以后“封建社会”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不过,钱老先生此书最大的亮点还在于用“制度”和“人事”的观点考察历代政治,让历朝历代每一制度的解读都生动活泼了起来。

      在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于唐朝经济制度的解读,分为大的三个板块:唐代的租庸调制、唐代帐薄制度、唐代的两税制度。接下来我将以唐朝税收魏主线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唐代的租庸调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事宜均田制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租调数量比北周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来又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不再有年龄的限制。唐初施行租庸调制时,运作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国家收入稳定。但自安史乱后,户籍失修,生产破坏,国家支出大增,故租庸调制已不合时宜,后来不得不以两税制度取而代之。

      我们读史需要不断的反思制度失败的原因,结合钱老先生的观点,我认为租庸调制失败的原因有:首先,均田制的破坏。唐代人口不断增加,到后来政府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领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负担不来故逃亡。唐中叶后,土地兼并重。均田令虽然禁止买卖田地,但经府批准,田地仍可转让,使免课户如官僚,寺院等可以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课户仍要纳租庸调,故在无法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逃亡。其次,租庸调制度本身的缺陷。课户与免课户的分别,使免课户无须负担负役,并且享有占田占地,建立庄园的特权,而且原来针对免课户的户税和地税,也由课户一并承担。租庸调中的定额税率,在人人领田一百亩的情况下是公平,但到后来人民领田许多不足百亩,而却要缴纳与领田百亩一样的税额,是绝对不公平的,故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租庸调不可行。

       当租庸调制度退出历史的舞台,两税法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素乱的税制统一起来,短期内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负担,并且把征税原则由按人丁转为按贫富,扩大了征税面,也对无地少产的农民有好处。就中国税制变化而言,由税丁改为税地实为税制改革的一总体趋势。《明史·食货志》载:“赋役之法,唐租庸调犹为近古。自杨炎作两税法,简而易行,历代相沿,至明不改。”明朝张居正改革时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也和“两税法”一脉相承。

       我个人觉得两税法的实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它的实施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两税法中的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这虽然使货币使用范围比较以前有了发展,但由于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的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人民在折纳时要缴纳给政府比常额加至二倍,三倍的绢布。正如白居易在《赠友》诗中说:“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桌栗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

       两税法实施后,土地买卖日趋合法,这就使土地兼并更加盛行。贫民卖出土地,但依然产去税存,以致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两税法虽明确说明,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全部取消并入两税,但实施以后,在两税法以外,又有青苗钱、义仓税、茶税、酒税、盐税等杂税,人民负担并没有减轻。正如白居易在《重赋》所说:“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我们对于唐代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长恨歌》的咿咿呀呀,悲凉凄怆的爱情故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霓裳舞衣曲》的飘飘衣襟和铿锵胡腔………一个朝代所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羡的文化瑰宝,更多的还有沉重的历史叩问,还有沉疴瘤疾之绵延。在泛黄发脆的纸张中翻阅,对中国政治与历史的认识不再扁平化。

       南怀瑾说过“历史的本身就是经验。”即要从历史的人和事的活动中汲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参考,甚至去效法、模仿它,历史的经验一方面是指纯理论的研究,而学理方面的内容是历史学家的事;另一方面就是站在应用的立场上,走“怎样用得上历史的经验”的路线。对于“学以致用”的我们来说,所追求的实用的历史经验,对个人来说,实际上就是“谋略”,也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对政治发发展来说,此目的也是不言自明的。

      览唐之兴华,怀史之温敬。鉴过往之觞,握未来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