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

学科视野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幼儿园名园长 >

木板改造记
2024-04-07  作者:mjs3yeyyz  浏览:
泰兴市虹桥镇蒋华幼儿园 鞠丹
一、故事缘起
幼儿园的操场上,几块长木板和物流托盘孤零零地坐着“冷板凳”。
一天餐后散步,几个孩子问我:“老师,这个是用来干什么的呀?”
“这是幼儿园买过来给你们做游戏的。你们觉得这些材料可以怎么玩呢?”
“可以搭房子。把正方形的两边的柱子撑高一点,然后在下面垫一块木板,
就可以当房子了,并且这个长长的木板可以用来当滑梯。”
“把正方形的垫高一点可以当桌子,玩过家家。”
“可以把正方形的这个架到长长的木板上,变成椅子。”
“拿一些油漆把它刷成小车的颜色,然后在底下装上轮子就可以当成小车了。”
教师的思考:
在和孩子们讨论木板游戏方式之前,我就上网搜索过“木制物流托盘的改造”和“木板的游戏方法”,我预设木板变成滑梯,但是和孩子们交流了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想法不拘一格。在整理和孩子们的谈话内容时,我认为当孩子们对物流托盘表现出兴趣的时候,我应该及时告诉他们“物流托盘”这个词语。
二、修整木板
当我惊讶于孩子们的想法时,乐乐提出:“老师,这个木板上都是刺,我们用的时候会扎到手的。”我反问:“你们觉得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宇:“可以把这个上面的皮撕掉。”
翔翔说:“用打磨机把它打磨平整,或者用一些机器把他给修好!”我惊讶于孩子的答案,“打磨机”这个工具是我在搜索“旧家具改造”的视频时才知道的。作为一个中班的孩子能想到,说明和他的生活经验有关。
小洁:“我们可以找一块大的木板,然后用胶水把它粘在木板上,这样就会变得光滑了。”
彤彤:“我们也可以用大的纸板盖在上面。”
翔翔反驳:“纸板在下雨的时候就会淋湿的。可以先涂蜡油,然后把胶带贴在上面,木板就变得光滑了。”
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了“破罐子破摔法”、“覆盖法”、“打磨法”“修补法”等多种方式,最后我们通过观看“旧家具改造”的视频确定了木板的整修方法:先用砂纸打磨木板,再涂上油漆。
(一)砂纸初体验
“砂纸是什么呢?”在这个活动之前,孩子们并没有接触到这个东西。我也一直纠结是否需要通过集体活动让孩子们认识砂纸、了解砂纸,是否需要引导孩子们了解砂纸的目数、作用。经过和班级老师审议,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使用砂纸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能了解砂纸。
孩子们刚刚拿到砂纸,好奇感爆棚。
文涛:“这个砂纸很黏手。”
小杰附和:“是的,摸起来像沙子一样的感觉,很扎手。它还有一面是光滑的。”
然然闻了闻,说:“臭臭的。”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闻起来,陈子睿夸张地捏住了自己的鼻子。
“你们看,我用指甲在上面一滑,它就会有白色的印子。”
(二)打磨湿木板
恰逢雨天,木板喝饱了雨水。孩子们两两合作,将木板搬到廊下用砂纸打磨。瑞瑞用两只手抓住砂纸的两端,一上一下在木板上摩擦。不一会儿木板上出现了长长的木屑,他捏起木屑,边笑边说:“咦,好像狗粑粑。”帆帆说:“我的木板上也有好多这些。”“你来摸,这里是不是光滑一点了?”佳佳喊他的同伴。大悦悦一组的木板是压在最下面的,所以木板呈现半干半湿的状态,“大悦悦,你觉得是干的木板容易打磨,还是湿的木板容易打磨?”“我觉得湿的更容易光滑。”
真的像孩子们说得那样吗?我们联系了家长助教来园帮忙,家长说木板湿的时候不好打磨,等干了再过来。孩子们前期的认知和家长的经验相悖,究竟谁更正确一点呢?
(三)打磨干木板
天气转晴,木板也变得干燥,孩子们再次打磨木板。
还没几分钟,萱萱喊:“老师,我发现干的木板更好打磨!”
凡凡说:“湿的木板磨得时候会出现很多长长的膜,推也推不掉,而干的木板磨得时候会有很多看不见的屑子,我轻轻一吹就吹干净了。”
“是的,湿的木板,我一直磨一直磨,都磨不平。但是干的木板我磨一会儿就平整了。”
突然,瑞瑞喊了起来:“哎呦,老师!我的手上扎了一根刺。”还好扎得不深,我帮他把刺拔了出来。他小声嘀咕:“我就是这样一直磨,一直磨的。可是这个砂纸不听话,他老是粘在木板上,我的手就滑过去,被刺到了。”听了他的话,我观察其他孩子是怎么操控砂纸的。小轩把砂纸的一端叠成了三角形,用手抓着翘起的边;佳佳把砂纸的中间叠得立起来,然后抓着中间立起来的地方;源源把砂纸对折两次,然后把小手套进了砂纸里。“你看,他们使用了哪些好办法控制砂纸的?”看了其他小朋友使用的方式,瑞瑞也把砂纸对折两次套在了手上。


集体分享时,萱萱说:“我磨得时候感觉手很烫很烫,砂纸上也很烫。”
翔翔说:“我知道,我知道!那是因为摩擦的时候有正离子和负离子,他们摩擦生热。 ”
我惊讶:“你竟然知道正离子、负离子?”
翔翔很得意:“当然啊,我从电视上看到的。”
磊磊说:“旧的砂纸使用之后变得没有新的砂纸那么黏手了。”
可欣说:“颗粒感变少了。”
孩子们在使用砂纸的过程中,直接感知了砂纸的特性和作用,也通过使用前后的对比发现了砂纸的变化。通过思维共享,他们了解了摩擦生热的概念。我认为这些都是一节集体活动无法给予孩子的深刻体验。从孩子交谈时使用专业名词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一日生活的过度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幼儿科普类的节目供孩子观看,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四)家长助力活动
终于盼来了家长助教。孩子们对家长带来的设备充满了好奇。
“叔叔,这个黄色的机器怎么有两个头,为什么一个头动的,一个头不动?”“这个长长的管子是干什么的?”
“这个黄色的机器是加了燃料才可以启动的吗?”
“为什么打磨机的砂纸一面是粗糙的,一面是软软的,和我们用的砂纸不一样?”
……
经过家长的解释和孩子们的实际操作,他们认识了打磨机,也感受到打磨机的便利。“老师,我的手腕都震麻了。”“虽然机器很快,但是我还是觉得用打磨纸不累。”因为打磨机的转速很快,孩子们控制不了打磨机,所以家长提议将木板带到自家工厂打磨。
(五)木板穿新衣
第二天一大早,家长就把木板送到了幼儿园。“哇塞,木板变白了,一点刺都没有了!”看着焕然一新的木板,鞠磊说:“我们还要给木板涂上蜡油。”“对,这样能防止木板裂开。”考虑到蜡油的危害性,我们最终决定用丙烯颜料代替。
阳光晴好,孩子们备上板刷、一次性桌布和颜料,浩浩荡荡地为木板添置新衣。刚开动一会儿,保安爷爷就过来了,他可惜地说:“这些木板刚被抛得干干净净的,又要被涂得乱七八糟的喽。”孩子们继续动工,“你不懂,我们给木板刷上颜料,它就不容易坏了。”
孩子们两两一组,仔细地刷着木板。一阵风吹来,桌布被吹得粘到木板上,欣悦一边掀开木板,一半抱怨:“你这个桌布行不行?别来我这!”她起身,把桌布掀开,可是风好像在故意捣乱,这边的刚压好,那头桌布又盖到了木板上。她踩在桌布上,跺了跺脚,转头发现了很多小小的木块,于是她用这些小小的木板将桌布压得严严实实,然后满意的说:“这下好了!”小杰说:“老师,我发现这里有很多小虫洞。我感觉颜料刷不起来。”小雨说:“这些小洞洞都涂不到了。”轩轩说:“我们可以先用大刷子涂,最后再用小刷子把颜料点在上面就可以盖住了。”小杰说:“不需要,我们再涂一遍就好了。”他粘上颜料,仔细地刷着木板地边缘,“这个边上还没涂呢。”收尾工作完成,小杰打算把木板翻身再涂,一手上去,粘了满满的颜料。“不行,得等正面干了,才能涂反面。”他边喊边跑到水池边洗手。轩轩留下来善后,当他们刷完第二遍发现虫洞依然没有盖住,说:“我就说要用小刷子点一下吧,你还不听!”他边说边拿起小刷子粘上颜料在木板上戳了一下,虫洞瞬间被覆盖了。
木板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穿上了新衣。保安爷爷又来了一句:“还就不错呢!”


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是一个记录者、倾听者、支持者的身份。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发挥,听他们发现问题、看他们解决问题,最终帮助他们总结活动经验。当有质疑的声音出现时,不要急于用语言反驳他们,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表现征服他们。
经过两天的晾晒,木板终于投入使用。孩子们有的把它们做成跷跷板,有的把它们搭成跳板,还有的配上轮子变成了小车……后期,我们将开展关于木板的游戏的探索。我相信在孩子们的引领下,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