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工作室

首页 初中物理工作室 > 课题研究 >

《“泰微课”与洋思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研究》顾彭飞
2017-11-28  作者:czwl  浏览:
《“泰微课”与洋思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研究》

开题报告

泰兴市洋思中学   陈飞  顾彭飞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

   “泰微课”是泰州市从泰州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依据大数据、利

用现有信息技术制作的、具有现代特色的学生学习微视频。在这方面泰州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制作了自己的网站,收录了优质视频50000个,作业120000条,已成为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百科全书”和学习“百度”。

“‘泰微课’+ ‘洋思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课堂教学新策略,已经有了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5627日,在泰州举行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我校作为泰州市唯一的课改示范校向与会人员开放了“‘泰微课’+ ‘洋思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等领导同志予以了高度评价,探索出了一条既体现本校特色、又富有时代特色,既提高了课堂效度、又切实减轻负担,既着眼于人的发展、又着力于现代需求的课堂教学新路,很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事实上,洋思中学发展至今,参观学习者仍络绎不绝,不仅是因为有传统的“洋思教学模式”,更有“‘泰微课’+ ‘洋思教学模式’”之现代教学策略。

2.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课: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微视频 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实验、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泰微课:泰州市从泰州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依据大数据、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制作的、具有现代特色的学生学习微视频。

洋思模式:是洋思中学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颠覆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操作流程是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学习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然后教师通过自学检测及时反馈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再针对学生在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最后再通过当堂完成作业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分层设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和提升。洋思模式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洋思人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它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的教学流程,以形成性评价和论断性评价为手段,通过反馈——矫正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并于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如何才能做到既能体现洋思物理课堂教学鲜明特色——“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又能不落后于时代,与时俱进——科学融入现代信息教学元素、充分科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技术最大化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教师发展、学校提升,进一步做好课改领头雁,引领基础教育深层次地改革、推进,也就是如何实现教学模式的新创建、新应用、新突破。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率;

2.通过研究让教师更好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3.通过对不同课型的研究,在新授探究、习题课讲练、复习课训练中进一步完善洋思课物理堂教学模式,便于洋思物理教学模式更广范围的使用和推广;

4.通过研究让教师更好地提升“微课”制作水平

三、研究的内容

子课题1:泰微课在 “先学”和“后教”中的有机融合研究;

子课题2:泰微课在洋思物理不同课型中的应用研究;

子课题3: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利用“泰微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率研究。

子课题4:如何提高教师微课制作在洋思物理课堂应用中的针对性、有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献法,辅以经验总结、调查法。

五、研究的步骤:

1.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20174-5月。通过多方调查,分析,研究,特别是对“翻转课堂”、“泰微课”已实践学校的研究,总结、归纳已有应用经验,用以移植、借鉴、应用到本校物理课堂中。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完成应用方案,特别是将之与洋思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大环节有效对接,分阶段研究与实施,努力使教学资源——“泰微课”与教学方式——“洋思物理教学模式”和谐共进。

  2.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20176月。召开本组教师会议,统一思想,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布置行动。  

3.装备到位,应用培训

  20177---20178月。通过学校努力和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力争所有教室都装备现代化设备设施,让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拓展“泰微课”+“洋思物理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学校聘请“泰微课”和“洋思物理教学模式”研究专家,就两者的应用与结合,对全体物理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切实做好全面推进与实践的各项准备。

  4.学科方案,有序实践

  20179月——201712月。在方案的指导下,在专家培训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设计各门学科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方案,特别是在“泰微课”的制作与“泰微课”在“洋思物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上做足文章,下足气力,既能体现“泰微课”资源的有效性,又有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更能体现物理学科的个性,最终使“泰微课”与“洋思物理教学模式”都能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制作高质量的泰微课。

  5.中期评估,总结完善

  20181月——20182月。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实践报告,特别是对“泰微课”和“洋思物理教学模式”的应用的得与失、意义与建议形成书面材料,请泰州市有关专家对我校两者的结合应用进行中其评估,提出改进意义与建议,认真对照,进行修缮,完备方案,为后期进一步科学、有序、高效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6.后期实践,终期评估

  20183-20188月。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之上,在研究团队的实践、交流、研讨、总结、归纳的基础之上,按照完善的新的方案继续实施,努力克服并解决“泰微课”与“洋思物理教学模式”融合过程中的真问题,做到既有效应用,又符合实际;既提高效率,又发展师生,最终形成具有洋思学校特色的新的“洋思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终期评估。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制作高质量的泰微课。

  7.成果推广,形成常态

20189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六、组织、分工和保障

1.组织和分工

陈飞、顾彭飞为本课题的主要负责人,组织、指挥、处理日常事务。赵明华为本课题的副负责人,唐月华具体进行实验的理论指导、实验监督管理工作。参研人员有张晶、薛晓兰、赵明华、潘雪波、何永泽、李鹏林、戴亚平、周文芝、鲁美琴。

2.完成课题保障

{C}{C}有坚强的后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在业务培训、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各方面能够给予课题组充足的研究经费,具有保障性措施。

{C}{C}有成熟的队伍。课题主持人有多年在一线工作的教学经验,作为核心成员参加过一个省级课题、一个大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多次在省、市级青优课、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同时经常应邀参加全国各地课堂研讨活动,专题汇报洋思经验、上洋思模式的数学示范课近百节,撰写并发表关于洋思经验的论文数篇。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大部分成员在市级青优课或者基本功大赛获过奖,为课题开展提供了学术支持。本组内有好几位老师都是泰微课制作高手,同时课题研究组中也有泰州市教学能手、泰州市教坛新秀等等,且课题组中有多人在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为课题的理论依据提供了基础。     

(3)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洋思中学是一所中国名校,在基础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成名就在于研究前卫、科学、坚持,其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改革成果特等奖,这为实验提供了最好的实验资源。同时洋思中学每天都要迎来若干参观者,学校每年都要承办教师培训,这些参观者很多是专家、骨干教师,这为研究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便于向大家学习。

(4)辅助以下保障措施:{C}{C}组织保证;{C}{C}制度保证;{C}{C}软硬件保障;{C}{C}经费保证。学校将每年确立专项经费用于教科研,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为保证课题按期完成,我们请全国模范教师唐月华和正高级特级教师刘金玉校长为课题组总顾问,,对课题进行指导并制定了每个阶段的实施计划,做到人员、时间、效果三落实。我们要求课题组每个成员以一种学习方式为主开展工作,要求边教学边收集资料,边研究、边小结,最后总结交流,整理形成研究报告,归纳形成课题论文。

七、预期研究成果

“泰微课与洋思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研究”课堂实录集

“泰微课与洋思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研究”课件集

“泰微课与洋思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