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工作室

首页 初中物理工作室 > 在线研讨 >

物理教学中如何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常卫军
2016-12-13  作者:czwl  浏览: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生活即教育”。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最为密切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从生活中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学习热情、探究效果、综合能力,改变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物理  生活  能力 
       笔者读完《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这本书,收益匪浅,感想颇深。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高瞻远瞩性,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结合物理教育的实际特点,作为当代在教学一线的物理教师,教学中怎样践行它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生活中开发教学资源激发学习热情
       “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与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程的设置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要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在生活中教育学生。此时教师如果多设计一些随手可得的生活器材开发生活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人们行走时,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难,这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太小的缘故;汽车上坡打滑时,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草,汽车就能顺利前进,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种花纹也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骑自行车时遇紧急情况用力捏刹车使车快速停下来,是利用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各类机器中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齿轮间的摩擦,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总结出增大有益的方法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双掌互击产生痛感可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按喉头发声感受声带振动,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双掌用力互搓发热,证明摩擦生热;使相同大小的力用手指和拳头压脸部,前者产生的痛感强,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两同学掰手腕比赛,随着握对方手臂的不同部位胜负会发生变化,证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这些小实验和生活体验尽可在课堂上边讲边做,省时、直观、简便易行但却是最有效的。
二、从生活化的实验教学中提高探究效果
        陶行知说:“人类以来,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而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那么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有利于提高探究的效果,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的能动性。如:使相同的力用小刀的刃和背分别裁纸,或让学生用手用力握鸡蛋和在桌面上敲鸡蛋,哪一种更容易破,帮助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在玻璃杯中注入多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学科网(www.zxxk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底,然后在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使鸡蛋悬浮,再加盐使鸡蛋最后浮到水面上。通过此实验可使学生直观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生活化的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大有裨益,是教材实验的有力补充,对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从服务与生活教学理念中提升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认知结构合理、知识视野开阔、思考方式可靠性强、思维品质创新含量高。从综合教育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学生具有从总体观点出发、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某一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知识在初中物理学教学中的渗透,以提高他们运用综合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学回归自然、回归社会,服务与生活,更能焕发出教学的活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农村,用铁犁犁田时,铁犁很光滑,犁尖很锋利,就是为了减小犁与泥土的摩擦力,提高犁田的速度和效率。各种机械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扁担、杠杆、禾锄、铁锹等都是利用杠杆原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剪刀、火钳、筷子、撬棒等工具也是利用杠杆原理;电梯、吊车、旗杆等是定、动滑轮在生活中的真实再现;水龙头、门把手,斜坡分别是轮轴、斜面等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电灯、电视、电话、电冰箱、电饭锅、电热毯、等等都是电的运用,经过电学知识的教学,同学们知道了如何连接简单的家庭电路,明白了每月上缴的电费与家庭用电的关系,懂得了电冰箱、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更理解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及重要性。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升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物理、用物理的综合能力,是物理教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物理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从学习方式改变中提升“终身教育”意识
        我们都知道,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陶行知先生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改“教授法”为“教学法”。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都启示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飞快,每个个体的生活必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懂得学习,不能够及时学习,必将会被社会所抛弃和遗忘。如: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利用网络学生就能学到如高铁、磁悬浮等高速轨道交通知识,夸克、超导、巨磁电阻等物理研究新成就。利用网络还能够实现远距离交流讨论、视频聊天甚至网络购物,大大丰富学生生活。所以,“生活即教育”提示我们要注重“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深刻认识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基础上,必须把终身学习看作是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自身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广泛地联系社会实践,从实用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利用学生能亲身观察的自然现象服务于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这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现代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