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实证”素养特征及与其他核心素养关联性分析
- 2018-03-30 作者:杨凌 浏览:
一.“史料实证”素养特征
1. 概念界定
(1)史料: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无意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
(2)实证:讲历史问题要有根据,历史思维的最主要特征就是重证据,有证据才能下结论,这就是实证意识。
(3)史料实证: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2. 基本内容:
(1)史料类型的辨别; (2)史料证据力价值的辨析;
(3)史料内容的解读以; (4)史料的运用。
3. 基本类型:
一般分为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等。按照史料的性质,又可以把史料分为原始史料和二手史料。
4. 形成途径:
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逐步习得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史料为素材,通过对史料的分类、甄别分析史料价值,阅读、提炼史料信息并对史料信息正确解读,同时对历史结论和观点进行判断和论证。
5. 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
运用多元史料,避免孤证不立,重构历史,证伪求真。
二.“史料实证”素养与其他核心素养的关联性
1. 五大核心素养的基本地位: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思维;
(2)史料实证是其核心方法;
(3)历史理解是其核心基础;
(4)历史解释是其核心能力;
(5)历史价值观是其核心价值取向。
2. 五大核心素养的相互关系: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实际上是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空观念是理论意识层面,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是实践立意层面,而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必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即史料实证。
(2)史料实证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纽带,更是高考能力考查目标的重要体现。
3. 五大核心素养的相互关联性:
(1)分辨史料,判别研究价值
(2)解读史料,理解历史问题
(3)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