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工作室

首页 小学语文工作室 > 课题研究 >

改变,从课堂教学用语开始
2016-01-26  作者:杨丽  浏览:
从改变课堂教学用语开始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一点尝试
                                                     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杨丽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什么?新课标给出了答案:教小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们行”视野下的语文课堂到底该是怎样的?我以为至少有两个特点:一、它能让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来,每个人都在“行”。二、它能让绝大部分学生树立“能行”的自信,乐意去做,能够去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课堂教学用语方面做了一些改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从“谁来读”到“谁会读”的改变——把课堂“客人”变为课堂“主人”。
“谁来读?”似乎给了学生一种暗示:“谁愿意读?”学生可以选择读,也可以选择不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存有一种依赖心理。在相同任务的驱动下,因参与者数量不同,参与者的努力程度也不一样。人越多,每一个个体的积极能动性就越被削弱。因为很多人都在想:我不做,有人做。同样,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请学生读词语读课文时,部分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我不读,有人读,从而把自己置身事外。
“谁会读?”从“会不会”出发,学生只有两种选择:会,抑或是不会。无论他选择哪一种,对老师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会的同学自然可以大大方方地为大家朗读,不会的同学理所当然应该全身贯注倾听;同时老师又能了解哪些同学是真正有困难的,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事实上,真正不会或愿意承认不会的孩子只是极少数。通过这种提问的改变,可以把那些“纹丝不动”的“课堂客人”改变成“积极参与”的课堂主人。从“谁来读”到“谁会读”的改变,是基于儿童心理作出的改变,是为了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读好书从读好词读好句子开始,这是基础的东西,也是最容易被学生轻视和忽略的东西,殊不知,很多知识、技能乃至精神的形成都是从这看似简单的读词读句开始的。
二、从“这个词(句)什么意思”到“这个词(句)什么意思?猜一猜”的改变——把“我不会”变成“我能行”!
      如果单问:这个词(句)什么意思?提问者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同时也造成学生一种本能的阻抗——我不会(我不知道)。一旦学生把自己假定成一个一无所知的人,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势必会陷入灌输的泥潭,学生就只会成为一个被动的学习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
“猜一猜”的潜台词是:谁都可以猜?猜对猜错没有关系。当有了“猜一猜”这样的话语之后,学生似乎进入了一种“猜谜语”的游戏环境,他们会放下包袱(没有什么对不对),积极思考,从而参与到思辩的活动中来。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理想的学的状态状态——积极主动的状态。
尽管老师是让学生猜一猜,但学生不会胡猜瞎猜。学生给出的每一个答案背后,都有他思考的轨迹,只是我们无法明了而已。在一次又一次的“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发展,它变得更活跃,更敏捷,更具个性。
    三、从“正确答案是什么?”到“正确答案是什么?为什么?”的改变——化“无形”为“有形”。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不是简单地满足于他所给的答案,还要知道他是如何思考的?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这样一个小小的追问,打破了部分人对语文“只是死记硬背”的传统认识,语文也是需要思考的,语文也是具有内在逻辑的。
学生说自己想法的同时,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理清思绪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理由,就像平时人们所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感悟、理解、体会”并不是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对文字的理解、对词句的感悟,依然要回到语言文字当中去,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结论的支撑,否则,自己的想法只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经不起任何质疑和推敲。
与理科一样,语文学习同样是有章可循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怎么想的?”“谈一谈。”,这一类的追问,将会化“无形”为“有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完整、引向深刻、引向逻辑。
    四、从“自己练一练”到“请说给你的同桌听”的改变——变“孤军作战”为“共同提高”。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这种认可能够为其今后的劳动提供更多的动力。然而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学生较多,因此留给学生发言、展示的时间通常较少,能够参与的对象也很有限。如何让学生的努力能够让别人看得到,这就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哪怕很小;给学生找到一些交流的对象,哪怕很少。
在学生有话要说而无法在全班交流时,我请他说给同桌听;在学生有问题要问而无法在课堂上一一解决时,我请他向同桌求助;在学生无法发现自身的问题时,我请他让同桌帮忙;当学生写好了字,完成了作业时,我请他与同桌交流……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孤立的,他有学伴,大家可以互相倾诉、交流、探讨、争辩、互相欣赏。在彼此的交际活动中共同提高。语文课要重视同桌的力量,充分发挥同桌的作用。同桌既是学习活动的施加者,又是学习活动的施加对象。有了同桌的参与,就将几组师与生的对话化为几十组生与生的对话。既顺应了学生的需求,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从“说一说”到“写一写”的改变——改“浮华”为“朴实”。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同样,“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某些问题让学生去“说”,只听教室里叽叽喳喳,一片喧嚣。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说得怎样?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热闹的过后有时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十遍不如写一遍”。动笔写字,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之一。写的能力是在不断动笔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语文课上勤动笔,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更严谨,同时让所有的人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应把“动笔”作为语文课的常态。动笔可以是写易错的字、圈重点词句、抄录有用资料,抑或是标注存在的疑问,写下对某些问题的思考。
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在书上、作业本上,更可以让学生写到黑板上。语文课堂也需要“板演”,与数学课一样,语文课上的“板演”同样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进行针对性讲解的有效途径。板演可以为学生提供训练的场所,还可以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足够的启迪。
写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的活动。写,是另外一种意义的表达,它可以更细致更持久。写,可以让浮躁趋于冷静,让肤浅趋于深刻。“写”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环。
 
省教研室李亮老师说,语文教学需要实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儿童,二是回归实践,三是回归基础。我想以上教学用语的一点改变,也是基于这“三个回归”吧!语文课堂如若让儿童“无所事事”,处于游离状态,那无异于浪费其生命。留住儿童对语文课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思维与创造的欲望,让学生实实在在快快乐乐地学语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做生智,行陶情。”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困顿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