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工作室

课题研究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2021-09-21  作者:mjs2xxsx  浏览:
 

泰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

 

 

 

 

 

 

 

    编 号         txjyj2020039           

课题立项时间      2020 年 9月12日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尹祥生    杨健          

负责人所在单位         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2021年5月15日     

 

 

 

 

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O年制

一、课 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职务

职称

工作

单位

课题研究

任务分工

1

陈海鹏

46

高级教师

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组织、协调,实践研究

2

顾娟

40

级教师

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组织、协调,实践研究

3

吴同

41

级教师

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整理、实践研究

4

张玲

40

级教师

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实践研究

5

蒋文辉

39

一级教师

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实践研究

6

陈菊兰

46

级教师

泰兴市江平路小学

实践研究

7

 

 

 

 

 

8

 

 

 

 

 

9

 

 

 

 

 

10

 

 

 

 

 

11

 

 

 

 

 

12

 

 

 

 

 

注:立项证书上核心组成员一栏只填除主持人之外前五名

 

 

 

  二、课题研究具体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时时会生成新的教学信息。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学生的思维跑到教师“预案”的前面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生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优秀的教师总能及时地捕捉、合理地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高效又灵动。同时也会看到部分教师缺乏生成意识,仍是在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生成的教学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出现置之不理、束手无策,或者避重就轻的教学现象,影响课堂教学的及时推进和教学效果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角度提出了“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生成,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学生能真正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数学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数学教学迎来了一个超越预设至今弥香的新理念:“生成”,也似乎迎来了一个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的新时代。当前,关于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研究,存在两种普遍倾向:一是“偏心论”,即以有失偏颇的观念过分推崇“预设”或“生成”,有人“世事皆浊吾独清”地坚决捍卫“凡事预则立,预设才是硬道理”的传统课堂,也有人“与时俱进”地摇旗呐喊:“‘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二是“唯心论”,即就事论事地探讨“预设”或“生成”,而忽视了课堂中密不可分的矛盾统一体中的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关于寻求“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平衡点、提高生成性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还较为鲜见。

“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新策略,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张大均先生在《教育心理学》 中认为“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是指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 产生某种新的东西。”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则概括为“教育即生成”;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上述的这些研究都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为人们研究生成性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也有部分学校的老师对生成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刘念泉老师的《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研究“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等,他们各具特色。本课题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细致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平衡”的策略,帮助和指导小学数学教师不但时刻关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而且学会应对、合理利用好生成性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轻负担”。

三、核心概念界定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没有预设到的现象。“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一方面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再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生成性课堂是指从智慧课堂的角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建立起的新的课堂观,即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课前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教师、学生、教学文本、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因素不断发生发展、交互作用的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课堂学生能真正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平衡策略:平衡,原先是一个物理概念,数学课堂中的平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把握两、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教师、教材、学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知识、能力与情感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数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等,这里专指生成性数学课堂中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旨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以调动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挑战以寻找“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平衡点为关键以谋求生成性课堂优质高效为追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可持续发展。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2.生成学习理论

生成学习理论在解释和说明学习者内部的生成作用时,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主观能动性,重视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知觉的作用。这一理论的基础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建设和互动生成,特别关注在多向交互作用中所建构的新知识的意义。

3.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学习都是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在一个人学习的历程中,他并不是把各种概念、事实信息等简单地堆积在自己的记忆中,各种知识之间是充满纵横交错的联系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4.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1)从课题本身看,总结出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有效实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提高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质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尝试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2)从课程改革看,以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加快各学科的课改实验;

(3)从研究人员看,让研究者“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提高数学研究水平,提升教育科研素养;

(4)从教育对象看,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生成性的数学课堂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生成性数学课堂中的合理“预设”策略的研究;

(2)生成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生成”策略的研究;

(3)生成性数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数学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案例分析法:对于研究中出现的有价值的典型范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资源生成的原因并总结生成性数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策略。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竭力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20.09——2021.05

课题申报。(  尹祥生 

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初步制定研究的方案。( 课题组 

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证书,进行课题开题的相关准备。(  尹祥生  

聘请专家组成员来我校进行开题论证。(课题组成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21.05——2023.06

1.课题开题,落实研究计划,细化目标任务。( 顾娟 

2.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了解现阶段数学课堂中教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策略。(吴同

3.回顾反思,对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

4.“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的相关论文撰写。(课题组成员)

5.中期评估。( 顾娟 

6.编写实验通讯、案例分析集、论文集等。( 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23.07——2023.10

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实验通讯、案例分析集、论文集等)。

撰写结题报告。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阶段研究报告

2021.05

尹祥生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实验通讯

实验

通讯

2021.12

吴同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论文

论文

 2022.06

张玲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课例

课例

2022.10

     吴同

《中期评估报告》

报告

2022.12

顾娟

最终成果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23.08

尹祥生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结题论文

论文集

2023.09

蒋文辉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案例分析

案例集

2023.09

张玲

 

、课题研究拟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预设”,是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在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基础上,依“标”(即《数学课程标准》)、扣“本”(即教学文本)、据“人”(即教学对象)而作出的“事先筹划”,这是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原型”;“生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文本、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即时推进”,这是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产物”;“平衡”,是生成性数学课堂中,教师调动自身的教学智慧,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对于“预设”与“生成”的“和谐调控”,这是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抓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预设”与“生成”,促进两者的平衡,使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以达到师生的共同成长。

2.创新之处:本课题以应用哲学平衡论观点(即:矛盾统一体中的双方都有首先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来审视生成性的数学课堂,把“预设”与“生成”看成生成性课堂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的相对矛盾的双方,尝试寻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谋求生成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突破。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教师生成自己的教学智慧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学生能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本身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新课程的推广中又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2.学校有一支上进心强、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的数学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3.互联网为本课题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动态提供了保证。

4.学校领导科研兴校的信念坚定,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人力和财力的保障。

 

 

 

 

三、开题论证意见

  

开题报告会上,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课题选题切入点小,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基于教师真实的课堂,基于学生真实的学习,把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研究的主旨,研究教学中的真问题。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推行新课改的前提下开展“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中的平衡策略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题围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主题,研究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生成,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让学生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能真正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

2.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规范,研究思路完整,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目标准确,实施的总策略清晰。以优化教学预设为前提,以把握课堂生成为关键,以师生的平等对话为平台,以师生的互动为主线,研究如何把生成性课堂引向最佳的动态平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学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体现了研究的现实性意义。

3.课题研究的成员素质高,后勤保障充分。课题组由学校管理人员、市、校骨干教师组成,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充实理论依据,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根据时间顺序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佐证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课题论文。

经专家组论证,一致同意该课题开题。

 

 

 

                            论证组组长(签字)

                                     

 

 

四、专家论证小组成员(至少5人)

序号

论证组职务

职务

职称

工作单位

1

组长

顾建新

主任

正高级

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2

组员

 

高级

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3

组员

陈小春

高级

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4

组员

夏朝晖

高级

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5

组员

顾为生

高级

泰兴市鼓楼小学

 

五、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