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工作室

学科视野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小学数学 >

好文分享:求“化” ——听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一课
2019-10-12  作者:mjs2xxsx  浏览:

求“化”

——听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一课

【好文分享】转载于陈洪杰创意课程和教学

这是我第二次听华老师这堂课,听下来依旧心有澎湃!“男神依旧在,旧课大不同”,华老师的这堂课有新的设计,虽改动不多,但四两拨千斤;华老师的教学更加炉火纯青,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华老师依旧那么帅,尤其是微笑着伸手邀请学生的时候。

从这堂课上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一、教学设计的“板块化”

今天华老师的课,情境就一个:宝物在离小明左脚3米的地方。由一个情境,串起了核心问题:1.“宝物可能在哪里?画下来。”2.在有学生画出圆之后,教师追问“为什么是一个圆?”3.接着则追问“怎么画圆?”并让学生操作。4.“如果没有圆规,怎么画圆?为什么这么画?”5.回到情境:“一定是圆吗?”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板块化”的,而不是教师以一个个简单问题和学生“打乒乓”,挤牙膏一样挤出教师需要的答案。这种板块化的教学逻辑,还可以这样概括:问题驱动、打开空间;学生差异、引发互动;教师跟进,点拨提升;达成结论,再掀波澜。

需要说明的是:

1.这里的“问题”,是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真问题、大问题,而不是琐碎的、一眼看到答案的“小问题”;而所谓的“打开空间”,指的是高低水平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法可想、有事可做。

2.“学生差异”就像水位,“引发互动”就像水的流动。其实这里的“学生差异”还可以替换为“多元表达”,即学生有错误的、正确的、零碎的、结构化等不同性质的学习状态——这系统的状态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凭借。

3.“教师跟进,点拨提升”则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了教学的方向,比如,在学生画出宝物所在地的一种情况后,教师追问“还有吗”;学生呈现了前后左右四种情况,教师继续追问;出来圆之后,教师追问“为什么是圆”。

4.“达成结论”是旧板块的结束(比如,学生知道宝物在“圆”上),“再掀波澜”意味着以新问题打开新空间(比如,怎么画圆)。如此,“达成结论,再掀波澜”也意味着从一个板块进入到另一个板块,意味着教学往学生思维的纵深推进。

这里提“板块化”,是针对这样的时弊:教学结构不清晰,教学环节繁多,教学意图模糊。

二、思维培养的“结构化”

在我的印象中,华老师的课上不常用学具,即便用,也不会很复杂。今天课上,华老师用了一样“学具”,这样“学具”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无关,而是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的,如您所见,我说的就是华老师在黑板右侧贴出的5个纸条——说它们是“学具”,主要是因为纸条可操作,把板书实物化了。贴纸条,而不是写板书,也足见华老师对这5条概括(小结)的重视。

5条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一定是这样吗?

有没有发现,这5条其实是给学生一个思维工具,让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过程中,获得可迁移的思维框架?

值得指出的是:

1.5条概括是基于学习的过程得来,需让学生经历过程而不能简单告知。比如,针对怎么画篮球场正中的圆,学生回答“有一个人趴在那里转圈”“把圆分成4块、8块,先找那个点,再连起来”“可以拿长棍,一人拿这头,一人拿那头,转”——这是学生在回答“怎么做”;接着华老师追问“为什么这么做”则是引发孩子思考不同做法都是找圆心和半径(定点和定长);再比如,课堂最后回到最初的情境,“一定是这样吗”?有孩子想到了三维的球。而这里的“一定是这样吗”也是课始,当学生找到1种、4种情况时的追问。总而言之,教学概括性的结论,需要让学生感受这些结论得出的环境,知道它们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化告知为经历,化演绎为归纳。

2.5条概括,可以视为一个整体。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这5条概括,一起构成了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的闭环,从“是什么”开始,到“一定是这样吗”的反思结尾——今天整堂课构成一个思维的闭环;二是在每一个教学板块中,在面对每一个问题时,这5条又可以成为一个小的思考单元,比如,怎么画圆(怎么做),学生照样可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我可以怎么画圆?为什么这样画都是圆?一定是这样画吗?正因为有这样“整体-局部”都适用的“全息性”,这5条的概括更具有了迁移性,具有了学生将此法用于彼处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5条切合华老师这堂课,而上升到结构化的思维工具,我们不一定要一模一样地拷贝这五条,比如,有助于问题解决的KWHL结构表(K = what I Know已经知道什么,W= what I Want toknow想知道什么、H = How will I findinformation如何知道,L= what I Learned学到什么)。但有一点,我们需要强调,孩子在课堂上很少有“跳出问题看问题”的机会,给孩子渗透一些思维方法的结构化工具,其实是让自己的教学增值。而具体是几条、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有自主权。

三、教学互动的“工具化”

这一点本想和思维培养的“结构化”一起讲,因为结构化的思维表何尝不是一种工具?分开讲,是因为会涉及更多的课堂上的小工具。在这里,“工具”的概念是相对,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技术或实物,相对于被给变的对象,改变它的那个有形或无形的“物”就是工具。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清华附小和北京二实小课堂上都使用的手势:关注-闪(握拳-打开),问号-弯(弯食指),拇指-赞(竖大拇指)。如此一来,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状态和学习需求就有了直观化的体现。当然,教师“邀请”的手势也非常帅:伸出右手,手掌打开,掌心朝向学生。给孩子这样一套手势工具,体现了教学中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和关注。这套手势对形成课堂内民主的、安全的氛围也是有帮助的。

在后面的介绍中,我们还看到了教师“后退”之后,在何处“前进”的6点:

学生:独特处-教师:评价

学生:差错处-教师:纠错

学生:同一层面-教师:提升

学生:凌乱-教师:点拨

学生:解答不了-教师:讲解

学生:基本到位-教师:总结

这也是给教师一个脚手架,让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可以有的放矢。所以“工具化”的意义之一是将混乱的条理化,将抽象的直观化,将经验的可操作化,将常规的创意化。

在这里,我想补充两个小工具。

第一个是学生发言的框架工具。我们看到华老师教学前半段,孩子们的表达比较拘谨,说话不完整,角度也不多,生生互动质量不高。因此,可否给这样的发言工具,让学生在听学生发言后使用:我要补充,我要质疑,我要点赞,我要举例,我要小结(来自“分享式教学”)。这几个“我要”其实也是针对前面学生发言的不同状况,给孩子一个深化互动的工具。同时,有没有发现华老师提出的教师前进的6点,教师出手之前还可以先经历一轮学生的评价、纠错、提升和小结?

第二个是学生小结的框架工具。当下的课堂,小结部分常常变成教师向学生邀功请赏,变成教师向观众展示我教得多好,思维含量不高。是否可以给学生这样的框架:本节课你觉得难的地方是?容易的地方是?让你受启发的是?觉得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你的学习体现了哪一些学习态度?

对小结工具稍作说明:它源于我在国际融合课程(IB课程)课堂中的听课所得。其中,关于“学习态度”,IB课程的PYP项目鼓励学生表现的态度是12项:欣赏、投入、自信、合作、创意、好奇心、同理心、热诚、独立性、正直、尊重、宽容。12项是作为教室环境的一部分张贴在教室里的,也有工具化的味道。就数学学科的小结,还可以从数学核心方法的角度去思考,把“你用到了什么数学方法”作为小结的一条(数学的核心方法和思想也可以作为教室环境的一部分)。

我们希望教师能有“工具意识”,能有借助工具有创意地、有实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的主动性和能力,这比具体的工具更重要。

四、课堂境界的“人文化”

课堂境界的“人文化”其实就是追寻课堂的“人文境界”。

在课堂中埋下思维发展的暗线,设计学生发言和小结的工具,这有“教学效益”层面的考量,而一堂课如果能关注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需要,那么,这堂课才有境界。“人文化”不是和“教学效益”对立,而是在此基础上更高远的追求,是把更有价值的东西“化”入学科教学,就像盐是身体必需,但化入佳肴,才为人所乐享。

我们先看华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

我不让你们用橡皮,你们呈现的错误也有价值。

错不会白错,抓住错误欣赏欣赏。

我们的课堂上,眼睛跟着声音走。

喜欢你一边思考一边说的样子。

学习很简单,勇于尝试就行!

你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为你点赞!

你不说,我们能等。

——这是华老师在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品格。

再看华老师引用的话:

圆,一中,同长也。(《墨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圆的,都一样;不圆的,各不相同。(化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寻问题。(爱因斯坦)

——这是华老师把人文的元素引入课堂,和“贴标签式”地运用的区别在于:华老师一直在课堂上这么做。

我们还看到华老师在这堂课中引入生活中的数学现实(体育老师画圆),尊重学生的个别经验(一位学生坚持说光能画圆,最后获得表达机会:台灯照在圆形灯罩的铁丝上能形成圆)。

而其实更重要的是,华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语,一进一退,一等一笑,所整体呈现的气质和风格。《我就是数学》是华老师的书名,也提醒我们学科知识要经过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转化,才成为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真正的教育发生在师生真实的交往中,这是人机互动不能代替的,而不同气质、风格的老师,其师生交往的氛围、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数学老师吗?我们能在课堂上形成自己的人文风格,从而“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吗?

“人文化”的课堂追求,其反面是急功近利,是过度的功利化;“人文化”的课堂追求,也是提醒老师们要雕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化气质,自成风格。 

【整体的气质与风格支撑起课堂的境界。】

五、“化育”学生与“转化”自己

最后一个“化”,有两层含义:“化育”学生和“转化”自己。

说了那么多,我们不要忘了所有教学论、课程论话语体系的背后,应该有一个隐含的关键词:学生。不管是前面的哪一种“化”,最终都是为了“化育”学生,都是为了成就学生的成长。用“化育”是想说明,课堂有显性的功能,还有隐性的功能;教学,有眼前的急事,也有长远的追求;教师,不仅需要“教”学科,还要“育”全人。循着学生成长的规律、认知的规律,不过快、不过慢,和学生的节奏共振,才能有“化”的结果,才能“教化”人心。

“化”在甲骨文中是个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之后,还是一个样,真可谓“转”一下还是“化”!在这里,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把在华老师身上看到的板块化、结构化、工具化、人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观点、意识、行动甚至内在的精神?

 “转化”是很难的!虽然“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尧就一个,舜也就一个,华老师也就一个!所以,要“转化”,我们要思考转化什么、怎么转化、一定这样转化吗、转化的目的和意义、转化的方法与策略、转化的条件与可能、转化的机制与限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有多难,从“他人”到“自己”的转化就有多难。也因此,“转化”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依赖于个体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在借鉴别人中成就自己的过程。而今天,我们只是看到了转化的目标和方向,具体的转化则有赖大家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

借用费希特“实践活动”的概念,我们可以把“转化”看成是“主体创造自我的活动”,“转化”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个体发展过程。我们听别人说话,是为了自己说话;我们看别人实践,是为了自己实践;我们不能在别人的花园中迷路,我们最终要形成自己的实践。

以榜样为鉴,可“照见”自己。华老师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更好走”,就让华老师的人和课成为我们转化自己、更新自己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