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工作室

领衔人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小学体育 >

自制教学器具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举隅—
2021-09-16  作者:mjs2xxty  浏览:
自制教学器具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举隅——以2021江苏省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为例

戴守慧(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210038)

2021年5月江苏省小学体育优秀课评选活动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笔者有幸观摩了部分教学活动。评选活动中很多体育教师采用自制教学器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不同水平段教学现场的观察、学习、比较、分析,现就自制教学器材的应用场景及使用效果与大家进一步探讨。

一、自制替代器材,提升参与层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小学体育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然而,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难度相对较大、使用的器材学生较为陌生,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导致学练过程中学生参与度的不足。例如水平三“支撑跳跃——山羊分腿腾跃”,该内容除对学生的力量、速度、平衡、协调等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具备果断、勇敢、顽强等品质,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难度。同时,山羊为钢木结构且对小学生而言高度较高,这种器材的特质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在本次评选活动中很多选手通过自制器材替代山羊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1.改变器材质感,降低器材的危险度

在本次评选活动中有多位教师采用小垫子的不同方式叠放替代山羊。垫子与山羊相比,质地柔软且高度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叠放的程度进行调节,即使摔倒危险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接受和认同器材,教学的参与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改变器材形状,增加器材的亲和度

山羊器型方正、线条硬朗、棱角分明,这种形状的器材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距离感。在本次评选中,有几位选手通过改变器材的形状增加了器材的亲和度。如一位教师采用的塑料桶倒扣替代山羊,不同体积的塑料桶高度和直径都有差异,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一位教师利用废旧轮胎加固定器替代山羊,引发了学生对器材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这两位教师都采用了圆形或圆柱形的器材形状,圆形相比方形线条更流畅与练习者交互性更好。

二、自制辅助器材,提高动作质量

小学生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发育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控制的精准度相对较低,学生看到、想到与做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教学要求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这种不均衡性导致学生对身体练习达到的标准明确度较低。由此,很多体育教师利用自制器材做为练习标准的标志,提高身体练习的质量。

1.器材为“度”,超越自我

体育教学中很多身体练习都是以速度、高度和远度作为评价标准,通过一些自制标志器材可以把抽象的维度概念可视化,帮助学生对自己已达到的程度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同时也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练习目标。例如:在水平二“向上跳跃”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们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借助立柱悬挂不同高度的标志线、条、块、球等物品自制“摸高器”辅助课堂教学。器材大多采用不同颜色的色块作为进阶标志,学生学习前起跳后能够触及的高度和学习中能够触及的高度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提高兴趣、改进动作、增加信心。有一位教师在立柱上端密集平行排列可旋转的塑料细管作为摸高标志,学生起跳后轻拍细管,能够触及高度的细管就会发生旋转。这样的器材,学生摸高的细微差别都可以直观呈现,学生都争着挑战自我和超越他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竞争意识。

{C}2. {C}器材为限,细化动作

由于本次评选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所以授课内容多为新授课。学生在学习时会经历动作的泛化阶段,此阶段内抑制尚未精确建立,动作之间的联系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此时依靠自制器材可以对动作的路线、范围、力度进行限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本体感知。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有教师利用彩带进行各种行为的限制,达到细化动作的目的。教师通过后脑勺碰彩带,教会学生后脑勺着垫与保护帮助;通过下颚夹彩带强化低头含胸的动作;通过彩带绑腿,引导学生并腿滚翻;通过彩带套肩膝,帮助学生体会团身动作。一根小小的彩带作为辅助器材玩出了新花样。

三、自制场域器材,探究动作应用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的行动都会被行动发生时的场域所影响。因此,学生学习时所处的场域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评选过程中就有部分教师通过自制器材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动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借助器材定位角色

小学体育以游戏为主,一个逼真的装扮道具可以增加学生对游戏中身份的认同度,更深刻的理解动作。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滚翻成直线,一位教师赋于学生“小刺猬”的角色定位。老师在学生的背部粘贴了魔术贴,在学生滚翻的路线上放置软质的“粘粘球”作为果实,老师要求小刺猬通过滚翻的形式去采果子,看谁采的果子更多。如果学生翻滚的路线为直线,背后粘贴的果实就多。这样无需教师讲解,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究翻滚成直线的方法。

2.借助器材创设情境

借助自制器材还可以创设教学的情境,这也是增加学习场域代入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水平一“爬行与游戏”的教学中,有教师给学生穿上迷彩服、带好护具,用不同高度的标志桶和标志杆做成封锁线。通过保卫营地、活力增援、营救伤员、清理战场几个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学习低姿匍匐爬行。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了纪律,进行了价值观的渗透。

四、自制器材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诚然,自制器材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广、作用大、效果好值得我们去研究开发,但在本次评比中也发现有些自制器材的使用存在可以商榷之处。例如有些器材成本过高、体积过大、工艺复杂、使用率较低等,因此我们在自制器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安全性

安全性是自制器材的首要原则,在自制器材时我们要考虑到材质安全、结构安全、使用安全等因素。自制器材的材质要选用环保材料,根据不同技术要求考虑材质的软硬度、高矮度等,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自制器材的结构要稳定,确保在练习过程中不会断裂、垮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器材中不能有较为细小的零部件,以防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误食、吞服。

2.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制器材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自制器材要尽可能做到:颜色醒目、形状有趣、声音诱人,通过学生对器材的喜爱,提高教学质量。那些学生嫌弃、厌恶的器材达不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3.实用性

实用性是自制器材的根本原则,自制器材因提倡使用生活废弃物品二次改造以降低制作成本;自制器材还要做到拆装方便,在器材室不会占用太大空间;同时自制器材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可以一物多用。那些仅为一次教学展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自制器材的方式不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