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工作室

学科视野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高中历史 >

停课不停学—悟疫情迎高考
2020-03-21  作者:mjs2gzls  浏览:
上一专题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介绍了“疫情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本专题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疫病与防治”,学习中国古代疫病防治的发展史,认识中国古代医学和医疗机构的发展。

古代中国疫病的发展及防治

一、内涵

       现在通常讲的疫病主要指发生在人、动物、或植物身上,并具有可传染性的疾病的统称,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区别于普通病。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读:“疫者,民皆病也。”。

二、种类

      在中国第一部医学史著作《中国医学史》中记载了35种疾病的名称,其中传染病就有18种,包括伤寒、发疹伤寒、霍乱、痢疾、天花、麻疹、水痘、白喉、猩红热、鼠疫、肺痨病、梅毒、麻风、疟疾、黑热病、住血虫病、姜片虫病、肺蛭虫病。     

      范行准在《中国病史新义》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疫病主要包括急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猩红热、白喉、天花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慢性传染病(如麻风病、梅毒等)、地方病(如克山病)等等。

三、发展概况

      殷商时期:殷墟甲骨文已有“虫”“蛊”“疟疾”“疾年”等文字的记载。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两汉疫病流行次数为50次,西汉(含新朝)17次,东汉33次,汉代平均约8.52年发生1次疫情。其中在公元150—200年应是两汉时期疾疫最频繁的阶段,这一时期发生了9次疾疫,平均每5.6年发生1次疾疫。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也是瘟疫高发期。魏晋南北朝时期362年中至少有76年发生过疫灾,平均4.76年发生1次疫灾,疫灾频度为21%,不仅高于其前的先秦两汉时期,而且高于其后的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疫灾高峰期。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疫灾相对稀少,疫灾频度约12.4%,

       两宋时期:瘟疫发生比较频繁,北宋的168年里,至少有59年发生过疫灾,南宋的152年里,仅都城临安一地就爆发了15次大瘟疫。

       明代:疫情高发期,总的疫灾次数在330次以上,其中大的疫情发生了75次。明代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这场瘟疫给明末历史带来影响。  

       清代:疫情高发期,全国发生大、小瘟疫149宗以天花、麻疹外,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肠胃炎等肠道传染病为主。

四、疫病特点

     龚胜生在《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一文中总结了中国古代疫病的主要特点:

      1.频发。在公元前770到公元1911年间,疫灾频度为25%,平均每4年中就有一年发生过疫灾。

     2.疫灾的时间分布不均衡。魏晋南北朝、明清时期是中国两个疫灾高峰期。疫灾频度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变化相关,疫灾相对稀少的时期也是社会相对稳定、国力相对强盛的时期,反之则反之。

      3.中国疫灾频度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较小的周期叠加形成较大的周期,疫灾频度与气候的寒冷程度成正相关

      4.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都城重于一般城市,人口稠密地区重于人口稀少地区,自然疫源地区重于非疫源地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重于自然灾害少发地区。

      5.疫灾重心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五、疫病的影响

     1.疫病对人类社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口减少。

     2.瘟疫流行影响战争的胜负(如赤壁之战时曹军中发生的疾疫),同时战争也带来瘟疫的蔓延和流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进行细菌战争)。

     3.瘟疫流行使经济衰退,人口顿减,田地荒芜,使社会发展缓慢,甚至部分倒退。

     4.瘟疫流行加剧社会矛盾和社会动乱,导致王朝的更替(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5.古代疫病影响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如道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瘟疫之灾,从技术系统和信仰主义提供解决之道;各种习俗的产生,节日习俗是预防或庆祝战胜某种疫病的活动,对瘟疫一般有预防作用。

六、疫病的防治

(1)医学文献记载

     汉代 《黄帝内经》是根据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解释人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四时养和预防疾病。

  

    东汉《神农本草经》一书中记载了药物的确实疗效,如麻黄治喘,大黄泻下,常山治疟,黄连治痢,人参、黄芪补气,当归、熟地补血,雷丸杀虫,雄黄治疥,海藻疗瘿等。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辨证施治,完成《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伤寒广义上指多种外感热病的统称(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

      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也提到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

              隋代医家巢元方主持编纂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著作。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不仅总结了许多治疗传染病的方剂,还提出用熏药法进行空气消毒、向井中投入药物给水消毒等消毒法。

(2)古代防治措施

    《古今瘟疫与中医防治——千余年华北疫情与中医防治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政府在与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疫病防控措施,为控制和减轻疫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措施主要包含六大方面:设置医局,追使颁药;普及医学,祈祷安民;免除赋税,赈灾救济;政府殓葬,掩埋尸体;隔离病患,切断传播;实行检疫,预防疫病。

      在16世纪时,中国就已经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用天花病人身上痘疹疱里的痘浆、痘疮结痂、或是用天花病人穿过的沾有天花痘浆和痘疹的衣服,去感染未患过天花的人,被称为“旱苗法”),明代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3)医治机构的发展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建立了“养病院”,专门收容聋、盲、跛、蹩等残疾人到此集中疗养。西汉晚期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南齐时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 六疾馆 ”。隋唐时期有“  病坊  ”,一些 寺院 也收治病人。唐末,中国还出现了专门为病僧疗疾的“延寿寮”。宋代产生了与病坊并存的医疗机构医院。明清之际,中国公立和私营的医院就更为普遍了,州、府、县几级行政区都有医院,它为民众的保健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现代意义和模式上的医院,无疑是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后才逐渐兴建的。

高考习题链接

1.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医学与巫术相伴始终        B.中医因源于巫术而没有科学成分

C.医学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     D.“医”字采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

【解析】

      根据材料中“‘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可知不是与巫术始终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医的针砭药石治病方法并非完全是巫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医”的写法及含义的变换,可知医学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故C项正确;“医”体现的是会意法造字,不是象形,故D项错误。

【答案】C

2.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解析】

     通过题干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可知古代医术重在治病救人,不是教化病人的心理,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中“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可知古代中国的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通过题干中“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可知古代医学家以儒家思想为行医准则,而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也并非强调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3.(清华大学学术能力诊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是最早使用天花接种术的国家,最初英国皇家学会引入中国的人痘接种法,但此法的破相率与死亡率较高。在政府的支持下,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发明副作用小的牛痘接种法。1808年英国政府设立负责接种的专门机构,在各地开设防疫站。1853年再度完善《接种法》,要求所有婴儿出生3个月后必须进行接种,面向全民的强制接种制度确立。强制接种法激起了部分社会民众的强烈反抗。反对者认为政府过分重视医学科学而忽视了普通公民的诉求。查尔斯医生提出,天花爆发的主要根源在于生活环境的恶劣,这一医学观点被反对者广泛接受。随着政治民主化和工业革命后生活水平的提高,英国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反对者提出“政府侵犯了公民身体的隐私,使公民失去了在自由国家中原本享受的公民权利”。面对强烈的社会舆论,1898年,英国政府将强制接种改为自愿接种。

                                      ——王广坤《十九世纪英国天花疫苗接种及其争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解决天花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社会出现反对强制接种制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借鉴中国的人痘接种法;大力支持医学科学相关研究;设立专门的接种机构,并颁布专门法律;建立强制接种制度。

(2)公民参政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过于重视医学意见而忽视了公民的诉求;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英国自由宪政的历史传统。

参考书目

刘汝明、赵文龙、何成刚主编的《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经济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