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工作室

学科视野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小学校长 >

从“破冰”走向“融合”
2019-05-22  作者:mjs2xxxz  浏览:
“破冰”走向“融合”

——以团队建设为例浅谈学校管理变革中的教师文化打造

 

泰兴师范附属小学  周剑波

 

每次参加培训,只要认真学习、主动交流、积极反思,都会有收获。2017年,在鲜花盛开的五月,笔者有幸参加“京苏粤第六期中青年校长高级研修班”之南京培训,同样受益匪浅。作为校长,我以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本次研修以“学校管理变革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为主题,以“团队建设”为活动形式,恰恰给了我深刻的启迪。故本文试图以团队建设为例阐述学校管理变革中的教师文化打造。

 

破冰:“蜂雅”团队建设的奇妙之旅

“破冰”是一个专业术语,起源于冰山理论,现已成为培训中的一项专业技术。其内涵是指人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意识只占很少的部分,更大的部分是潜在的意识,或者说是不容易被分辨的意识。破冰的目的就是把人的注意力引到现在,引到对身边人的关注,从而达到消除猜疑、消灭隔阂、融洽情感的目的。本次培训,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省干训中心”)季春梅主任带领我们破冰,让我们这群来自苏粤、互不相识的校长们在短时间内迅速从相识到熟识并合作,体验了一次奇妙的破冰之旅。

1.认识新伙伴:因为有缘,我们相识

破冰活动第一步是认识新伙伴。中学组各位校长率先粉墨登场,前后相连围成一个圈,大家随着音乐迈开步伐。音乐停,立即寻找身边的校长“互致问候”、“互相介绍”。对于我们这些校长来说,这不是难事。在走走停停之中,大家都认识了不少“新面孔”。与中学校长“拘谨和严肃”的学段特征相比,小学组的校长们就活泼了许多。大约这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校长身上留下的不同烙印吧!两圈走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全国有那么多的校长,苏粤两个经济文化大省同样有那么多的校长,而我们这个班,九十多个人,能够走到一起,聚到一块,真是一种缘分!

因为有缘,我们相识。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破冰之旅呀!

2. 寻找新亮点:“我们都是70后”

破冰活动第二步是寻找共同点。活动之前我们按中小学分组进行了抽签,我抽到了第十组。我们的组员共有六人,其他五位分别是来自徐州民主路小学的周娅校长、盐城滨海八滩小学的刘志国校长、盐城王港小学的孙亚校长、广东河源龙川实验小学的杨德群校长和宿迁实验小学的高传礼校长。有了第一轮的破冰经历,我们很快互相熟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考量小组成员默契程度的测试,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一番讨论后,我了解了小组成员的年龄,结果惊人的一致,大家都是70后!于是,我提议,我们小组的共同点就是——“我们都是70后。”众所周知,我们那个时代的师范生都是在重点高中之前录取,都是十分优秀的。因而那一代人也就有了共同的时代特征——勤勉。从性格和态度等层面寻找共同点,也让我们小组的汇报成为当晚破冰活动的亮点。

3.打造新文化:“蜂雅”团队的奇妙诞生

破冰活动第三步是打造小组文化。季主任要求各组选出组长、确定组名、提炼组训和制作组旗。规定时间二十分钟。这是一个展示团队想象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过程,最能彰显合作精神。其实,找到了小组的共同点,大家就已经形成共识,接下来的工作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步,选出组长。大家一致推选我为组长,我颇为荣幸,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唯恐辜负了大伙儿的信任。

第二步,确定组名。我们确定的组名为“蜂雅”,意义有三:其一,我们都是小学校长,在美丽的校园如辛勤的蜜蜂一般快乐地采蜜,所以用小蜜蜂这一形象更具儿童性、适切性;其二,蜜蜂具有勤勉的态度,“勤勤恳恳耕耘、快快乐乐采蜜”,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与70后“勤勉”的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三,我们小组六人,孙亚和周娅两位女校长的姓名中都有“ya字,与“雅”谐音,故美其名曰“蜂雅”,凸显了对女士的尊重。当然,“蜂雅”与“风雅”谐音,寓意我们小组男士“风度翩翩”、女士“美丽优雅”,实为一语双关也!

第三步,提炼组训。我们的组训无需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确定为“勤勉”。大家还选择了唐代诗人罗隐的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作为对组训的诗意阐述,并特地明确是“为生辛苦为生甜”,“蜂雅”小组成员的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立时可见!

第四步,制作组旗。组旗的制作充分展示了我们小组美女校长周娅的智慧和才能。活泼可爱的蜜蜂卡通图案是组旗的主体。蜜蜂下方的三朵花儿一大两小,寓意“大手牵小手,一起向前走”、“三人行,必有我师”;花为三色,寓意少年儿童的色彩缤纷;花儿上分别标注大写字母“J”“S”“Y”,指明我们是“京苏粤”校长培训班;小蜜蜂的双翼各自标注大大的阿拉伯数字“6”,既指明我们是第六期培训班,又表明我们小组共有6人。我们的组旗色彩艳丽、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是团队所有成员想象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完美展现。

于是,凝聚了小组成员智慧和汗水的“蜂雅”小组文化展示又一次成为当晚破冰活动的亮点。

4.挖掘新潜力:“每个人都充满无限潜能”

破冰活动第四步是“寻宝行动”。要求各组在短时间内搜集指定物品:一张报纸、一枚戒指、一捧泥土、一根皮带、一份小组成员名单、一根牙签、一把牙刷、一根白发、一张交通银行卡和一枚五角硬币。有了团队文化建设的经历,“蜂雅”小组的六位成员立即分工、各自行动,在短时间内第一个集齐了以上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最令我感动的是,刘志国校长第一个冲下楼去,用手挖了一捧来自江苏二院校园里的泥土,上来时,微胖的身体还气喘吁吁。其他校长也是如此,各尽其责、各显其能。一个个看似不可能搜集到的物品,在短时间内居然收齐了!这充分说明,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充满无限的潜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在我们组员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活动结束前,季主任让我们将这次活动的感悟用语言表述。又一次紧张的讨论之后,我们小组写下了这样三段话: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寻找共同点,其实就是引领全体老师从思想上获得对学校、对校长办学思想的认知、认同,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主动实践,成为“行动自觉”。唯有如此,学校所有的老师才能朝着共同的愿景去努力、去奋斗;唯有如此,学校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育磁场。

小组文化建设其实就相当于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美好的愿景、共同的目标、内涵深刻的校训、班训和富有特色的校旗、班旗等,都是学校文化最显性的元素。文化建设应成为每所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绝不止于此,它的最终目的是以文化人,让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散发出这所学校所特有的气息。

寻宝行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充满无限的潜能。对教师而言,校长的职责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特长,让他们在实践中追求成功、享受幸福,获得教育的快乐;对学生而言,校长的职责就是要充分尊重并信任每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可以成长的,并为他们搭建成长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展示精彩、收获自信、快乐成长!

以上三点,概括起来讲,其实就是价值的认同、文化的培育和潜能的挖掘。这是打造优秀团队的三把“金钥匙”,这大约也是我经历这次破冰活动获得的对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最直观、最新鲜的发现吧!

 

融合:“苏粤520十全十美联盟”的完美呈现

培训活动的第二阶段是跟岗学习。培训第一天江苏省内的十所名校就为学员们做了“宣传推介”,省干训中心让学员自由选择,并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员的“第一选择”,于是,便诞生了“苏粤520十全十美联盟”这一学习共同体。

1.因为共同的愿景,我们走到了一起

本次培训,我选择了镇江中山路小学。理由很简单,之前我对中山路小学就有了解,这是一所地处闹市、面积很小但很有品质的学校。当然,我更看重的是刘正才校长“宣传推介”时诚恳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刘校长的介绍,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响亮的口号,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是务实的态度和谦虚的作风。“办一所有良心的老百姓放心的学校”充分彰显了刘校长宽广的教育情怀。刘校长重点提及的习惯培养和教学管理让我颇感兴趣。与此同时,来自江苏和广东的十位校长都选择了中山路小学。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跟岗学习的共同愿景吧!其他九位校长分别是:高邮菱塘回族乡回民小学张加庆、兴化实验小学杨林俊、佛山三水区白坭镇第二小学梁健霞、东莞市常平第四小学戴彦勋、中山市石岐区员峰小学郭上达、江门市实验小学黄艳、韶关市曲江区实验小学曹永新、揭阳市阳美小学林东凯和汕头市澄海区建阳小学王志雄。巧合的是,我们小组成员也都是“70后”,也就有了许多的共同语言。

有了破冰的经历,我们十个人便在短时间内相识并熟识。作为组织任命的组长,我更感压力大、责任重。如何用自己的真诚和勤奋团结各位校长,把我们小组打造成真正的、全新的“蜂雅”(风雅)团队,成了我日思夜想的重要任务。建立微信群,是工作的第一步,我们的群名称定为“苏粤中山路小学”。

2.因为共同的认识,我们一致了话题

跟岗学习无疑是充实而愉快的。镇江市中山路小学秉承“敬仁行章”的办学理念、践行“仁慈的情怀、规范的行动、创意的生活”的办学追求,在刘正才校长的带领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养成教育品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深化各类课程改革,取得了“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办学业绩,让我们均觉不虚此行。而刘校长儒雅的气质、渊博的学识、谦逊的作风和务实的态度更是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中山路小学期间,我们和刘校长有了更多的对话和交流:表达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困境,讲述教师队伍建设遇到的瓶颈,畅谈学校管理成功的经验……当然,性格活泼的我们也少不了善意的调侃和含蓄的玩笑,给为期一周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跟岗学习结束后的重要任务是小组PPT汇报,我们小组一致推荐知性、勤恳、好学的梁健霞校长代表小组汇报。利用学习的间隙,我们讨论了汇报的主题和切入口。落实好汇报主题,选准切入口,等于成功了一半。几天的相处,自由的表达和友好的交流已经成为我们小组的常态。经过“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辩,我们最终“求同存异”,取得一致认识,即围绕本次研修主题,重点解读刘正才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艺术,“坚守、务实、创新、包容”成了我们小组汇报的关键词。这四个关键词,比较真实而全面地提炼了刘正才作为优秀校长所具备的品质,也成为我们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追求。

3.因为共同的态度,我们融洽了情感

从镇江中山路小学学习结束回到南京,是5月19日。也正是这一天,成了我们小组所有成员最难忘的日子。“70后”的勤勉工作态度也在这一天得到了充分体现。

晚饭之后我们集中到两位美女校长的520房间,开始了汇报材料的文稿修改和PPT制作。之前梁校长写了一份初稿,但追求完美的她依然不满意,让我帮她修改。于是,就有了我们小组成员团结一心、挑灯夜战、修改文稿、制作PPT迎接5月20日(即年轻人推崇的520)的独特经历。

我感动于戴彦勋校长整晚一直跪在茶几前制作PPT的辛劳。我数次问他累不累,他都说不累。其实怎么可能不累呢!我的腰椎间盘不好,修改文稿中途也曾短暂跪在地上,结果膝盖青了一大块。我感动于黄艳校长全然不顾刚刚手术需要休息的实际,落实她们学校的老师制作短视频,帮助梁校长整理课件标题,联系中山路小学的老师提供相关素材,不厌其烦、毫无怨言!我感动于王志雄校长默默相陪的执着。时钟已过十二点,黄校长学校的计算机老师说,王校长的潮汕普通话她也不懂,无法打出字幕。大伙儿捧腹之际,张加庆校长说,阿雄就在隔壁,他肯定没有休息。结果真是如此!王校长憨厚地笑着说,不好意思,我帮不了大家,但我在隔壁一直陪着大家!……这样的感动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黄校长说了一句话:“我参加过许多培训班,像今天这样,小组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几乎通宵工作的,还是第一次。”

大伙儿均发出会心的笑声,都觉得我们小组是如此的团结、如此的温暖!此时,黄校长的又一句话让我们感动不已:“现在已经快凌晨一点了,已经是‘520’了,感谢大家陪我们两位女士度过了一个难忘的‘520’!谢谢你们,‘520’!”

“520”,真好!我们小组成员在这一天收获了纯真的友情、融洽了彼此的情感!我想,这或许就是参加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4. 因为共同的追求,我们选择了坚守

5月20日上午的小组汇报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经过小组汇报,南京拉萨路小学、武进湖塘桥小学、常州星河小学和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这些省内名校一一呈现,再一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小组的汇报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我们紧紧扣住了“学校管理变革与校长领导力提升”这一研修主题,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校长。镇江中山路刘正才校长推介学校的朴实表达与我们实地学习获得的真实体会取得了高度一致,“办一所有品质的学校”也成了我们小组十位校长的共同追求。

在这里,我想对通师二附小学习小组的汇报作一个补充,谈谈李吉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我钟爱的情境教育。”是啊,语文老师出身的李吉林从研究情境课堂教学开始,与“情境”打了一辈子交道,与“儿童”做了一辈子朋友。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上李吉林老师开始了“情境教育”研究,创立了影响力巨大的“情境教育研究所”。但她并未因此而满足,更未停止研究的脚步。她将情境教育研究的领域拓展到所有学科,研究并开发“情境课程”,同时开发适合儿童参与的“情境游戏”。可以说,她的每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情境”。正是李吉林老师的坚守,她将“情境”这样一个心理学名词拓展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多个领域,促进了孩子的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成就了她的情境教育人生。由此看来,刘正才校长对学校管理的“坚守”和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育的“坚守”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坚守教育理想,就能奏出最美的教育乐章!

5月20日晚上我们选择了小组聚餐。因为我们觉得,跟岗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小组应该继续“坚守”,因为我们已经是一个团结友爱、密不可分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了。晚上的聚餐我们完成了一件重要的工作。我们将微信群命名为“苏粤520十全十美联盟”,是为了纪念在2017年的“520”我们这群来自江苏、广东的十位校长挑灯夜战这段难忘的经历。音乐老师出生的黄艳校长提出用粤语表达的组训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因为有你,十全十美!”

黄校长的一番深情告白让我深刻地领悟到,我们这个学习小组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趋同”的过程:愿景趋同、认识趋同、作风趋同、情感趋同,在趋同的过程中我们熟悉了彼此、融洽了情感、坚定了理想。

 

升华:“蕴萃”文化引领下“附小人”的精彩绽放

非常感谢省干训中心,让我有了一次独特的学习经历。破冰活动诞生了“蜂雅”小组,跟岗学习诞生了“苏粤520十全十美联盟”,两次团队建设是何等的相似!如果破冰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那跟岗学习就是一次深度交流,使我们这个团队从认识到情感都得到升华。这样的经历移植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打造,同样具有典型意义。我认为,一所学校想要获得持久发展,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师文化。借用我们小组汇报的关键词,我校的教师文化也是在核心理念“蕴萃”(“蕴萃”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即相信每个附小人都充满潜能、都能成长)的引领下用心培育、潜心滋养,实现了“附小人”的精彩绽放。

1.朴素的愿景:“做孩子喜欢的老师!”

一所学校,老师们除了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核心价值取得认同外,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儿童的热爱。因为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校、热爱儿童,他(她)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这项神圣的工作之中。为此,我对附小老师提出的发展目标是——我是“附小人”,我要“做孩子喜欢的老师!”因为,只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附小人,他(她)才可能以附小人为荣,处处维护附小的荣誉。因为,孩子喜欢的老师,一定是最懂孩子的;孩子喜欢的老师,一定是业务精湛的;孩子喜欢的老师,一定是善于学习的……这样的老师,他(她)总能带给孩子一点包容、一丝温暖、一路呵护、一抹牵挂、一份关爱、一股动力、一缕阳光……所以,我会经常提醒老师们自省:你的学生喜欢你吗?喜欢你什么?如果不喜欢你,原因在哪里?你该怎样做,才能获得学生的喜欢?因为,我希望老师们通过对“做孩子喜欢的老师!”这一目标的坚守和追求,对自己的内心反复追问,从而真正明白“我是谁?为了谁?”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因为,“做孩子喜欢的老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源于老师对孩子无私而真挚的爱!一所校园,有了对孩子的爱,教育就能真正地发生。

2.务实的态度:“享受课堂 体验快乐!”

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无一不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也是一个优雅的过程。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生命个体,需要我们放低身段、放慢脚步,陪伴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我经常讲,在网络和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教育领域新名词不断涌现的今天,在教育改革新花样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老师们保持一份冷静、一份淡定、一份从容,这就是附小人应该具备的宝贵品质。工作中,我对老师们说得最多的是,因为我们承担了太多的不该我们承担的东西,所以更要保持务实的作风,视课堂为生命,视学生为知己,“享受课堂,体验快乐”,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次作业,帮助好每一个学困生。因为我始终认为,认真做好每件事,你就功德无量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校长一定要转变固有的行政思维,不要动辄检查、评比,这样只会让老师们被动地应付、甚至反感。因为我始终坚信,基于不信任的管理是低效的。校长应信任每个老师,让学校各项工作成为老师展示成绩的舞台,我感觉用“展示精彩”代替“检查评比”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现在,我们有“双周一研”教学展示,每学期每人一课对全校开放,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上,研究教学、享受课堂、体验幸福!我们有定期的全校作业展示,用展示学生作业促进教师重视平时的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我们还有每年校本培训时老师们对个人 “教育主张”和“教学主张”的讲述,用现场讲述来促进每位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和提升!当然,想要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教师群体,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团队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和老师一起同甘共苦、一起“为谁辛苦为谁甜”,相信老师们的工作会更高效、更务实。

3.创新的思维:“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创新是什么?相信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我以为,学校管理需要创新,教师团队建设更需要创新。我以为,“向好”是教师创新的前提,因为创新往往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的。一个时刻想着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老师,他(她)一定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因为他(她)总是想着怎样把每个孩子教育得更好,怎样把每节课上得更好,怎样把每次活动组织得更好。因此,“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成了我和附小人交流时说得最多的话。

“在学校管理中,一个小小的改变或许就能激发老师们主动创新的欲望。”(朱永新语)所以,我又坚定地认为,让大多数老师“有事可做”,减少“看客”,更能激活老师的创造性。每年“六一”几乎所有学校都会组织庆祝活动,我们也是如此。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获得表演的机会是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从2012年起,我们启动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室外“蕴萃大舞台”。每年的“蕴萃大舞台”都会在五月初开启,所有班级根据本年级确定的主题各排练一个节目,所有音乐老师独立排练一个节目。近50个节目分低中高三个专场进行展演,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全程摄像。“专场演出、家长参加、全程摄像”一下子激活了班主任的创造力,他们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调动各方资源、想尽一切办法,认真排练节目。音乐老师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节目要和班级节目同台竞争获得参加学校“六一”庆祝暨颁奖典礼的机会。现在的附小,每年的“六一”,每年的“蕴萃大舞台”,不仅是孩子们展示精彩的舞台,更是“附小人”绽放创造力的舞台。因为每个“附小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4.包容的情怀:“每个孩子都充满潜能!”

一所学校、一个校长、一位老师,拥有了包容的情怀,就拥有了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天地,就让这所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拥有了自由发展、快乐生长的可能性。我想,学校的教师团队建设何尝不是如此:尊重并信任每一个附小人,相信每个人都充满潜能,都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基于尊重和信任的团队建设一定能感染每个老师,成长每个老师。优秀的校长一定十分包容老师、体谅老师,他(她)一定会与老师们一起苦、一块儿甜,和老师们一起哭、一块儿笑……试想,这样的校园怎么可能不充满温馨、充满感动!当一所学校的所有老师都团结一心、亲如一家的时候,这所学校就成了师生最向往的“圣地”了。

就老师而言,包容的情怀最直接的体现是平等对待每个孩子、耐心等待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在我的建议下,我们的校报《蕴萃青葵》每一期都有了大量的“豆腐块”,刊登班级所谓后进生的习作“闪光点”,一改过去只发表优秀习作的做法。因为附小人坚信,一次“闪光点”或许就能成就“一片光明”!因为附小人明白,《蕴萃青葵》不仅仅是少数好孩子的专利,她是属于附小每个孩子的校本刊物,她应该成为一份促进附小孩子主动生长的刊物。在我的要求下,每学期的学科素养大赛,我们都设置了“进步奖”,用来奖励初赛时成绩不理想、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决赛取得长足进步的学生。因为附小人明白,这一张小小的奖状或许就是这些孩子进步的开始。因为附小人相信,每个孩子都充满潜能。

我想,当绝大多数附小人都能将爱的阳光洒向所有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附小校园最美好的时候。因为这所校园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关怀”、时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就学校教师文化打造而言,让“附小人”拥有朴素的愿景、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和包容的情怀,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主要收获。当然,一所优秀学校的教师文化还有很多特质,诸如团结勤奋、涵养大气、专注执着等,这里不再叙述。省干训中心主任、著名特级教师严华银在给我们讲课时说过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搞教育就是做功德。”是啊,如果附小人把搞教育当成一件惠及子孙、功德无量的事来做,就会少了些抱怨,多了些快乐,少了些倦态,多了些主动;如果附小人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他们的教育视野会因此而不同,他们的教育方式会因此而改变,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更加持久……因为附小人,附小的孩子在美丽的国庆校区和东润校区也将真正拥有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