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长工作室

教学随笔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初中校长 >

走进“学习共同体”,聆听花开的声音
2021-03-11  作者:mjs2czxz  浏览: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泰兴市常周初级中学  陈龙

最近看了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学习共同体倡导者、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的著作,他说:沿用150年的教育模式是时候革新了,未来学校应是“学习共同体”。在佐藤学看来,不仅传统的学校需要变革,教师群体也要转型。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

“教室中央挂着一块黑板,课桌椅一排排地摆放,每个学生上课都要有课本,老师一个人讲个没完……这种教育模式早在150年前就产生了,主要适应于培养以务农和务工为主的劳动者。而未来社会,纯体力劳动者将是少数,就业结构将发生巨变,教育必须要做出革新和回应了。”

   在东京和首尔的一些高中,目前仍有老师站在讲台“满堂灌”而台下学生已经睡成一片的情况。他说,这种“同步授课”的模式之所以会衰败,是因为日韩等亚洲国家的升学竞争实在太过激烈。

  显然,面向考试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和真正面向未来社会的教育,完全不同。“必须要认清一个事实,现在已经不是谁考试厉害就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时代了。”

在日本、越南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起步教学改革。在日本的一些小学,全新的教学试验让人耳目一新: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一年级孩子成为了同桌,他们尽管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依靠手语顺利沟通学习……佐藤学说:“身处学习共同体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帮助的温暖意向。”

日本现代教学的变化和进步,从一个个经典的课堂案例中让教育实践者感悟学习共同体的真实与美妙。如果你认为的课堂是这样的,课桌椅面向黑板和讲台排成行列,教师以教科书为中心,使用黑板和粉笔进行讲解,教师提问学生作答,那你就落伍了。一场“宁静的革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课堂从“同步教学”向“合作学习”转换,就国内而言,这些转化通常是在政府的教育政策支持下进行的。但作者认为,课堂的变化与其借助教育政策推进划一的改革,不如借助教师们自发的、创意的挑战,作为“宁静的革命”加以推进来得有效。读过陈博士的讲座和示范,你会发现“合作学习”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学习共同体,尽可能保障孩子的学习权

“合作学习”一词 ,可以说大家耳熟能详。可是在陈博士的讲座中, 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案例,让我感悟颇深,才明白合作学习真正的含义与实施办法。课堂上沉默寡言的借读生在小组内,不参与课堂小组讨论。但是因为学习共同体需要每个小组成员去倾听别人的声音,发现别人的优点。这使得每个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培养信心,参与课堂。终于让这个借读生在偶尔一次发力后,让大家刮目相看,小组学习共同体自然形成,共同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合作课堂美景。

二、“合作学习”需要老师的协助指导

一节公开课中若没有小组合作讨论,简直不能成为公开课,但是热闹的合作学习,总有几个学生不懂得合作,不愿意与对方交流,小组交流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体会了陈博士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后,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出现问题。小组学习需要的是同教师、同伴的个人之间的稳定、紧密关联后才发生的。学生只有得到了来自教师、同伴的稳定的个人关联,才能慢慢发展到对伙伴学习的关心,才会有同伙伴沟通的意识。所以,课前老师首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采取一些游戏,让小组内的成员产生沟通和关联。

其次需要及时的指导,明确学习任务的分配。初期老师要加强指导,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法,给每个人都分好工,具体到上课时每个人应该干什么,课下每个人干什么。规定好组长和组员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好要求,制定评价办法,让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实施“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后,同学们为了本组的荣誉,不仅自己认真努力, 而且还积极督促带动本组其他同学一同学习、携手共进。不仅如此,还要吸收别组经验,洞察别组缺点,并积极主动请教老师问题,以更有利地赶超别组。

三、“合作学习”为学困生提供逆袭的机会

在“合作学习”的实施中存在若干问题需要注意。低学力学生几乎只想独自学习。事实上他们需要同伙伴合作,但讨厌依赖同学,总想独立摆脱困境却屡遭挫折。教师的应对也存在问题,教师对他们的提问是有问必答。越是这样,他们越处于被动等待老师和同学来“教教我”的心态,丧失了主动地争取同学的帮助以摆脱自己困境的能力。“学困生的死循环”。听到这点时,我深有启发。在我教学的课堂上,以后要更加关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参与度。有些性格谨慎的学生,依旧在小组中扮演者倾听者的角色。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我想这还需要教师润物细无声的一对一引导以及采取一些小措施促进每位学生都主动的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确实是有必要的。小组中每位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经过交流讨论汇总不同的方法或观点,更有利于课堂走向挑战性学习。

学力低下的学生并不是一点一滴地转变的,而是跳跃式地一举成功逆袭的。这句话听起来,不真实,但从作者提供的真实案例中,可以看出合作学习为这种机会提供了丰富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