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工作室

学科视野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幼儿教育 >

在关键处着力,趟平幼儿语言发展的“坎坡”
2019-12-19  作者:mjs2yejy  浏览:
在关键处着力趟平幼儿语言发展的“坎坡”

滨江镇中心幼儿园   丁书美

当今社会,通过沟通语言表达情感是最常见的交往方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幼儿时期正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我们的幼儿都是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素质、家庭的文化氛围使得每个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在进入幼儿园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差异。在刚进入幼儿园时,有些幼儿能说会道,有些幼儿由于胆怯,或者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显得有些不敢说话。这此现象都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幼儿敢说话、尽量把话说好,成了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有了一点体会,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激发情感,让幼儿敢于说话

刚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总是显得有些稚嫩、腼腆、怕人,好些家长会觉得奇怪,“咦,我们家孩子在家可调皮了”“还是要到学校来让老师帮着收收心”,其实孩子的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是由于陌生的环境造成的。虽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经尽量体现了儿童化、游戏性、趣味性,但仍然不可避免地使某些幼儿产生内心的恐惧。因此,在师幼刚刚接触的那一刻是最宝贵的,是让孩子接受老师、接受幼儿园,增进师幼感情、促进师幼语言交流的关键时刻。作为老师,我们应能抓住这和有利时机,努力地为幼儿营造一个让幼儿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在引导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幼儿积极性的调动,了解幼儿的认知和思维水平、思维尝试,然后再去引导幼儿去想、去说,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发展才可能在“同一个节拍”上。师幼间的亲密、和谐、融洽、平等的关系,使幼儿做到“想什么、说什么”,乐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见解说出来,而老师理所当然地,要及时正确地给予解答,用积极的回应满足幼儿的满足感和求知欲。另外,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对语言发展也尤为重要,性格开朗的幼儿才会多说、敢说、会说,思维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在这一环节里,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多给时间,耐心等待小班幼儿“人小心不小”,他们的内心是极其丰富的,他们急切地想要通过嘴巴表达出来,但我们知道孩子的内部语言的形成先于口头语言,而口头语言的贫乏,致使幼儿在表达时较为费时、费力,此时,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时间,耐心等待,并鼓励幼儿坚持说下去,让幼儿体验到被人关注和成功的喜悦,

二是一路“绿灯”,激发兴趣有时,幼儿越是想一次性表达一组相对复杂的语言,越是得心不应口,甚至会出现类似于结巴的情况。比如: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嗯……嗯……嗯……就是……就是……就是……”的情况,这时老师给孩子亮“绿灯”,适当引导一下,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可能会想:呀,原来还有这样的词和句呢!我想下次孩子在碰到类似的情况时一定比这一次顺利得多。更重要的是老师的一路“绿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三是避开难点,培养信心 我们在给幼儿上课时,有些老师总是捧着教案组织活动,而现成的教案面对的幼儿和我们的教育对象有差异,有些语言较为书面化,不一定适合,如果老师丝毫不更改,很可能会使幼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开口。比如:老师讲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如果老师提问:请小朋友想想刚才的故事中有哪些形象?对于“形象”一词,幼儿根本无法理解,你让他如何作答?一次也许没关系,但这样的次数多了,幼儿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最后干脆就不去思考,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这样一来,幼儿的语言相对就少了许多。我们知道此时的幼儿,语言较为贫乏,身为幼儿教师的责任就是想方设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为了不让幼儿丧失语言的信心,我们在提问题或跟幼儿交流时应避开一些抽象的难点,尽可能地通俗化,简单化,让幼儿知道如何回答,而且能够回答。例如:同样是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如果我们问“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或“小蝌蚪先遇到了谁,接着遇到了谁,然后遇到了谁,最后遇到了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我想,小朋友肯定会争着回答,活动的氛围一下子就调动上来,最主要的是孩子有了说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让幼儿有话可说

儿童的语言是个体的综合发展与具体的生活学习环境相互作用下,以一种非线性的过程获得和发展的。一般来说,一个心智发展正常的儿童语言发展都离不开一个正常的语言环境。中国人自小会汉语,在国外的小孩子的外语口语强,就因为他有一个“立体全包围”的语言环境。有意识的为幼儿提供适合的、持久的语言环境、表达条件,能使他们在与这些条件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并以此增强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因此,良好语言环境对于处在语言发展黄金期的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物质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熟悉的生活、熟知的事物、接地气的环境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物质环境,让我们的幼儿有话可说。比如:在图书角、表演区内,我们有意识地投放动物头饰、动画片中的木偶、纸偶等材料。幼儿面对这些材料或许会自言自语,或许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玩起“娃娃家”,而这些活动则大大提高了幼儿说话的兴趣。

3~6岁的孩子生活范围已经逐渐扩大,生活内容也不断充实。孩子获得了许多科学常识、社会生活常识,丰富了各方面的经验。我们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设置“小小广播站”,鼓励他们说知道的、新鲜的、喜欢的事。如“今天我很高兴”、“今天我最开心的事”、“我最喜欢吃的东西”……这些小小的话题,几乎所有的孩子总是有内容说,而且乐于说、抢着说。

(二)创设和谐的语言心态环境

为了使幼儿有话说、愿意说,大胆说,我们可以尝试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语言心态环境。我们用和蔼的态度、轻松的语气与孩子们谈话,以商量讨论的方式和幼儿一起活动。这样的尝试可以促使幼儿放下内心的戒备心理,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我们尽量不过多地使用奖励、惩罚、竞争等“加压”的方式来督促幼儿,自然的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更有利。老师要了解孩子乐于谈论的话题,了解他们的关注点,用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例如:我班幼儿对动画片很感兴趣,于是在看完动画片《宝莲灯》、《花木兰》后,我就试着和孩子们交流,刚起了个头,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而且许多孩子说得还真不错,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小朋友也咧开了嘴,想要插上一句。这样的练习幼儿谈论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对表达的规范性也不作强调,幼儿可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来表达,有利于激发幼儿说的欲望。

三、积极引导,让幼儿把话说好

幼儿敢说了,有东西可说了,这不是我们关注的最终结果。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孩子把话说好,是提高孩子表达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更要在“引导”二字上下功夫。

{C}(一){C}充分利用课程教材

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综合教材,教材里的语言故事不仅有趣,而且文学色彩增强了,也注入了环保、审美、明理等各方面的素,对我们幼儿教师来说是一宝贵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当然,教材虽好,但由于孩子本身发展的差异性,对部分孩子而言,要求还是挺高的。比如说大班的故事比较长,有的还有些抽象,如何让孩子理解故事、记住故事、会讲故事是我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对此,我认为可以用下面两种方式尝试突破。

一是利用直观教具,化难为易。孩子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利用最直观熟悉教具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理解、认知的难度。比如:在新授故事《山坡哪儿去了》前,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画册上相对应的图画,让孩子看看、想想、讲讲,运用已有的语言去充分地表述画面,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促动每一位幼儿自由而大胆地表达,如“还有谁有不同的看法?”“这位小朋友说的真棒,还有谁说得更好?”等,能大大调动幼儿“说”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如当小朋友讲到“山坡上有各种颜色的野花”时,教师可以渗透成语“五颜六色”,并让幼儿尝试运用。在幼儿充分表达完之后,再引入故事《山坡哪儿去了》,让幼儿明白原来还可以用其它语言来描述,从而激发了幼儿学习新故事的兴趣。这样便可以在“理解”上“化难为易”了。

二是利用情境表演,化难为易。“表演”是一种更为形象、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更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印象深刻。如故事《动物职业介绍所》,我们可以创设好相关情境,准备好可爱的头饰和道具等,由老师来表演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发展、人物语言、外在动作之后,我们可以让幼儿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允许适当改编,参与表演。表演是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他们当然会尽全力争取机会。这样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巩固,从而大大缩短了记忆的时间。这也就在“记忆”上“化难为易”了。所学故事内容的难度降低了,孩子讲述故事的信心也增强了,孩子说的空间得到了拓展。

其实,无论是在故事教学还是在诗歌、儿歌、散文等语言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小朋友,他们不可能一字不落,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对此我们不能死守教条,一味强求,孩子只要能说出大意,就应给以表扬,给幼儿注入说的信心,对那些加入自己的语言和想法的孩子更要大加赞赏,鼓励孩子的创新能力。总之,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避免孩子的思维受到约束,防止幼儿“语言”的积极性受到挫折。

(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大自然给予我们丰富的、可以充分的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景、特、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例如:在谈论“春天”这一话题时,老师最好结合实际,请幼儿利用散步的机会让幼儿观察讲述春天到来时的变化,“春天到,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杏树开花……”孩子们会说,初春时家乡的白杨树会生出桔黄色的新芽,过几天后渐渐展开新叶,由嫩绿色的嫩叶变成碧绿色,到秋天时,白杨树的叶子渐渐变黄,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学新词:“碧绿”,这样语言活动中所学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当幼儿大略理解“渐渐”一词的意思后后,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启发他们讲“天气渐渐热了”,“雨渐渐小了”。教师也可以利用课间的随意聊天,在拉家常式的氛围中,让们们说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甚至说出自己的感慨。这样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让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得以发展。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螺旋上升、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事。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地关注、引导、帮助——在情感上,在态度上,在方法上。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