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工作室

教学随笔

首页 工作室目录 > 小学语文 >

言语情境: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运动场(李娟)
2019-04-09  作者:mjs2xxyw  浏览:


言语情境: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运动场

 

泰兴市小学语文名教师工作室  泰兴市新市小学  李  娟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言语情境以其趣味性与生动性的方式,越来越深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基于此,笔者主要从“提供情境,促进词语的内化”“拓展情境,促进理解的深化”以及“创设情境,促进课堂的深化”这三方面内容切入,针对如何以情境教学服务于说写训练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分析与探究,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言语情境 言语能力 创设 词语 理解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在语文实践中训练,惟有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实践空间极其广阔,实施阅读教学改革,须高度关注言语实践,明确言语实践目标,清晰言语实践内涵,丰富言语实践形式,让言语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目标清晰、指向明确、内容丰富的言语实践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我们知道,学游泳只能在游泳池(水中)进行,学足球必须在足球场训练……这里的游泳池和足球场,就是能力形成的运动场。由此可见,一切能力的形成都只能而且必须在相关的实践中形成,而这样的实践就在于提供能力形成的运动场。而言语情境,则是语文能力形成的运动场。有了这样的运用场,相关的语言要素就能在有目的、有情感、有趣味的运动中内化为学生的私有物,并逐步转化为他们的能力。

言语情境,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提供具备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说话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语言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提升言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它作为交流与学习的重要平台以及作为言语实践的关键手段,对于强化学生说写训练,提升说写能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提供情境,促进词语的内化

词语,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我们知道,学生的言语能力的强与弱,往往他们词语的有效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要看,不仅要看他们内存的词语的多与少,而且看内存的质量高与低。如果,他们积累的词语很多,而且都能以词语的形象、意义与情感融合一体贮存,并能够随时随地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一旦阅读中发现相关词语,这词语的意义和情感马上在脑海中复现,就能为语言的理解奠定基础;一旦生活中出现相关的形象、意义与情感,就能很快滴激活相关的词语,使其成为言语表达的活动的要素。

因此,为促进词语成为学生的活的库存,可通过情境创设(包括课文中的情境创设与改造),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让词语在情境的运用中内化。例如,教师在讲述《负荆请罪》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引出文本中的重点新词,引导学生从字义切入,进行说与写能力的培育。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将“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宽容大度”“负荆请罪”“府邸”等几个重点词语在黑板上进行一一列举并分别解释上述词语的含义(如,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唇枪舌剑: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像枪剑交锋一样;负荆请罪: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希望让对方原谅等)。然后,在学生基本熟知其词语含义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课文中的具体故事情境中:蔺相如为廉颇让道,后来廉颇听到有关传闻后,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对此,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上述角色,加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从情境表演中体悟词语的真实含义,促进词语的内化。课后发现,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提供情境,确实有助于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二、拓展情境,促进理解的深化

就一篇文章而言,它本身展示的就是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事物才表现出形象的鲜明,人物才表达出真切的情感,语言才显示出无限的活力。除此以外,由于一篇文章篇幅有限,与之相关的情景不可能也不必要穷尽,这样,就为读者预留了诸多的想象和补白的空间。这恰恰也适合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要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在阅读理解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相机延伸,合理拓展,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情境的拓展中进行语言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如:《第一朵杏花》为,为了引出竺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带领学生略读一遍文章后,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说写训练并拓展一下想象:文中小孩是怎样一次次去杏树下观察,静待杏花的开放的?其中一个学生归纳自己写的内容后回答:“小孩一年四季,每天都会去杏树下观察。”另一名学生对自己写的内容整合后回答:“我认为小孩会在春天的每一日进行观察与等待。因为杏花在秋冬已经败落,夏天已经长成,只有春天才是萌芽与生长的季节。”对此,教师可继续深入提问:“那大家可以看出小孩具备哪种优秀品质?”这时几乎一多半的学生都能回答出:“小孩在爷爷的影响下具有一丝不苟的品质。”由此可见,教师采用拓展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确实有助于引导学生迅速理解文章重点,促进他们说写能力的强化。

三、创设情境,促进课堂的活化

教师可以抓住理解的重点内容,创设课文采访情境,在形象化、趣味化的对话中,让课文内容立体呈现,语言内涵充分表露。例如,教师在讲述《三顾茅庐》这节知识时,可以重点紧扣第三节段落的细节进行采访情境的创设:其中,教师作为采访记者,而学生们则作为刘备。(1)记者问:“刘备你还有半里多路才能到诸葛亮的茅庐,为何要提前下马前行呢?”学生甲回答:“出于最大的尊重与敬意,步行到此会彰显自己的虔诚与真心。”学生乙回答:“担心骑马的噪声会叨扰诸葛亮的休息。”(2)记者又询问:“到了茅庐后又为何不让童子惊动诸葛亮,而情愿自己等了一个多时辰呢?”学生甲回答:“诸葛亮乃卧龙先生也,必须秉承百分百的尊敬与敬重。”学生乙回答:“此时诸葛亮正在休息,如果打扰其休息,则请其出山帮自己的愿望就少了几分实现的可能。”经过这一系列的趣味采访后,不仅学生们从中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即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而且整个课堂氛围都很活跃。由此可见,教师创设采访情境,确实有助于促进课堂的活化,为提升学生的说写能力奠定基础。

四、延伸情境,促进中心的升华

抓住蕴含深刻、意犹未尽的结尾,引导想象拓展,让文本故事在拓展中丰满,让文章中心在拓展的升华。例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延伸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发散思维进行想象:人们与恩科西告别时的感人场景。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通读一遍文章,引导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故事结构(即珍爱生命→→顽强抗争→→关爱他人)与主要内容(即恩科西勇于与艾滋病进行抗争的真实故事)。当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恩科西的不幸后,教师可以以继续延伸故事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联想:人们如何与恩科西告别?同时建议他们可以自己动笔写一下自己的答案。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过后,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几名学生,其中,学生甲归纳重点后回答:“人们都会为他献上一束鲜花、奉上一个写着‘艾滋病小斗士’的勋章来亲切地送别他。”学生乙整合语言后回答道:“我认为全世界的人们都会以各种不同但又无比亲切的方式向他送别,例如,有的会为他建立一个坚强的丰碑,有的会为他书写一番告别的话语,有的会为他……但不管怎样,我相信大家都是含着泪向他送别的。”陆续几个学生都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与补充,引导学生继续充实他们的言语内容,提升自己的说写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延伸情境的方式令学生们的说写能力在想象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师采用这种“以终点为起点”的方式进行情境想象,确实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说写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创设言语情境,那么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会有更多的言语实践机会。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才会有充分时间,学生运用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琳.主题情境图的特点与运用策略研究——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为例[J].课外语文,2018(03):41+43.

[2]李吉林,陆红兵.情境:学生语言发展的温床[J].小学语文,2015(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