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工作室

首页 初中语文工作室 > 学科视野 >

文本解读策略浅谈
2017-11-28  作者:叶裕涛  浏览:
文本解读策略浅谈

泰兴市老叶初中    叶裕涛

解读文本的能力既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也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重视文本的解读,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力求准确、科学、高效地解读文本。

当前,对文本的解读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以偏概全式的解读,只见一斑,不见全豹;二是浮光掠影式的解读,蜻蜓点水,缺乏深度;三是脱离文本的解读,架空游离,目中无“本”;四是误读文本,主观臆度,随意曲解。这些“问题解读”既影响着教师的备课,也在无形中误导着学生,同时根据这些解读所生成的课堂无疑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在教学中,文本狭义上是指一篇篇课文,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材料。对文本的解读过去有三种主要的观点,即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很难说其中的哪一种观点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但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解读文本具有借鉴、启示意义。笔者在平时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了一些文本解读的策略,并用这些策略来解决文本解读中的实际问题,确保了文本解读的准确、科学和高效。

策略一:依体解读

这里的“体”特指文体。不同文体的文章,其写作风格、写作方法、行文思路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迥然不同。可以说,文体是解读文本的“标签”,依体解读是一种有效解读文本的方法。文体有多种,如诗词、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戏剧等。解读不同文体的文章,突破点也不一样。诗词主要抓好“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金钥匙”。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泊船瓜州》这首诗歌时,把教学“文眼”定位于一个“还”字,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口,层层剥笋,理出了作者的情路: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更该还;思家切,不能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小说的解读主要抓人物。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优秀小说的必要构件。在教学《安恩和奶牛》一文时,我主要抓住安恩这一人物形象,从外貌、对话和动作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一步步走近安恩,一点点认识安恩,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人性之美。另外,散文的教学主要抓好情路,散文一般都有一条内在的情感线索。童话的教学要抓好想象、幻想。寓言要抓住寓意来进行教学。戏剧的教学则应该抓准矛盾冲突。

策略二:换位解读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文本是实现对话的载体。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对话精彩,让对话高质量,让对话有深度,让对话有生成,教师解读文本时就必须具有“换位”意识,将自己设想成不同的角色身份去走近文本。

1、 还原成作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学作品是作者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文

字的背后都打上了作者深深的印记。有的作品记载的就是作者经历的一些事情,抒发的就是作者的真情实感。有的作品如小说等,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作者也会借助文字向人们传递一些信息。因此,作者是文本解读中不可忽略的因素。“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解读文本时教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设身处地,我们定能感同身受,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更能把握文本的本真内涵和价值,最大限度地逼近作者的本义所在。

2、换位成学生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对一节好课的评价不是看教

师课堂的表现,而是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的知识构成和阅读心理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同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也不一定相同。因此,教师就需要拥有“第三只眼”,即需要学会从儿童的视角去解读,去领悟,去探究,去发现。教师课前要用“孩子的眼睛”去看教材,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多预设:学生阅读文本后会有哪些感受,会碰到哪些难点,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确定本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要确定让学生多长时间获得;要确定让学生怎样获得。这是一种真诚的教师情怀,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

3、假想成编者

文本一旦进入教材,就突破了其原先的价值,编者还在一定程度

上赋予了作品特定的价值。教师也要站在编者的角度去审视文本,要将作品置于整个教材体系中去全面审视,领悟作品入选的原因。另外,有些作品编入教材时,编者进行了适当的删改。教师要将原作品与课文进行比照阅读,揣摩编者删改的意图。通过解读,我们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从而寻找到切入作品的端口。

    文本的解读策略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当然,要想快速、准确、科学地解读好文本,我们还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情智”因素,阅读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要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