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工作室

首页 初中语文工作室 > 学科视野 >

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2017-11-28  作者:叶裕涛  浏览:
 

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老叶初中    叶裕涛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很重要的一种文体,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说明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但是反观当下的初中说明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公开课很少有教师愿意涉足说明文教学,便是很好的例证。

一、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现状

1. 教学内容单调

由于中考指挥棒的无形牵引和传统教法的束缚,大部分初中语文

老师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将教学内容聚焦为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对象、说明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每篇说明文必教而且只教这几个方面。在这部分教师看来,这种教学最保险,只要自己讲清了这几个方面,说明文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几项内容,也就能应付形形色色的考试了,学习也就有效果了。他们甚至会自鸣得意,仿佛他们已经发现了说明文的解读“密码”,似乎他们已经找寻到了说明文教学的“万能钥匙”。殊不知,如此单调的教学内容在每一节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堆砌着、重复着,毫无新意的教学将会导致学生的“审美疲劳”,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厌恶说明文学习、“谈说明文而色变”。

2. 教学效率低下

表面上看,说明文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课堂教学

思路清晰,从说明对象、说明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到说明语言,教师驾轻就熟、胸有成竹,按部就班、逐项落实。学生也能够灵活自如地应对教师的各种提问。如问到说明顺序,学生必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说到说明方法,学生会如数家珍: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等;谈到说明语言的特点,学生会不假思索,答曰:“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学生大脑中充斥着这些机械的术语,似有“以不变应万变”之功效。但是,冷静地反思一下,这样的说明文教学学生会有新的收获吗?学生都会的问题还需教师提问吗?这样的课堂在“高效”、“浮华”的背后隐藏的注定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

二、初中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一)厘清“教什么”

“教什么”是语文课堂永恒的主题,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

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差之毫厘”可能会“谬以千里”,“南辕北辙”只能导致“满盘皆输”。

1.把握文体特质

说明文不像小说那样故事情节动人、人物形象丰满;不像散文那

样语言隽永、一线串珠、表达性灵;不像议论文那样观点鲜明、说理充分;不像诗歌那样意境优美、一咏三叹……但“存在即合理”,说明文作为一种文体而存在,必有其独特的一面。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它的“标签”,也是其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本质的地方。只有把握了说明文的这一特质,我们才能抓住说明文教学的“牛鼻子”,也才能切中说明文教学的要害。

2.发掘文本个性

说明文与说明文之间既有作为说明文体的“同质”,又有作为单

一文本的“异质”,每一篇说明文都有自己的个性。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作者推介的内容就不一样,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风格和特点也截然不同。另外,一篇作品被选入课本后,无形中又打上了编者的烙印。我们既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解读,还要换位成编者去解读,揣摩编者的意图。每一篇说明文都有其教学的“核心价值”。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发掘文本的个性,才能准确定位“这一篇”说明文的教学内容。

3.基于学生情况

学生立场是教师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学生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进行说明文教学前,教师可通过调查、检测等途径把握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内需”。然后根据所教学生情况,以学定教。说明文教学一定要关注生命本体的内在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灵和精神状态,关注学生的言语潜能、欲求、个性、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只有具备这种意识,才能挖掘出和人性最接近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也才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和发展。

    (二)选择“怎么教”

这是一个方法性的问题,在教给学生最有价值的内容的同时,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法去教,理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1.说明文可以教得很“实”

一节好课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

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学能手比赛彭水漪执教的《看云识天气》一课充分凸显了一个“实”字。整节课采用板块式推进,分为五个板块:(1)激趣导入;(2)预习反馈,巩固文章内容;(3)出示主问题,搭建学习平台;(4)交流展示,强化知识点;(5)当堂练习,积累拓展。课堂并不花哨、并不另类、并不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整节课在教师的组织、参与、点拨、引领下,学生活动得充分,积累得厚实。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让学生紧张地学。学生学得通透,学习效果很好,这是高效课堂,这更是生本课堂。

2.说明文也可以上得很“美”

以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的《松树金龟子》一课为例。王老师这一课例堪称“经典”。一篇说明文可以上得如此感人,一些听课老师不禁感慨:原来说明文也可以这么教。其中品读语言,咬文嚼字这一环节既是重点,也是亮点。王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品读,品得彻底,品得酣畅。这一环节共分三个板块:(1)课文体检,字斟句酌,让学生给课文挑刺,找出文中两段文字标点误用之处并纠正,让学生审视课文,做到不迷信课文;(2)沉入语言,出生入死,让学生证明《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王老师先出示一段原文及一段修改后的文字,让学生比较感悟,从而品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接着出示一整段文字,让学生整体品析。并把这段文字编排成诗歌,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领略课文的语言美。(3)放声朗读,享受积淀,王老师像变戏法似的一连将好几段文字改写成诗歌,让学生朗读、背诵,丰厚自己的积淀。整节课结束后,余音绕梁,余味无穷。这是唯美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诚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应该灵活多变,而不应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教师可对文本、学生、教师自身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定适切的说明文教学方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练就一双文本解读的慧眼,确定精当的教学内容,同时练成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选择精巧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说明文教学一定会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一定会迈向“明亮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