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工作室

首页 高中语文工作室 > 教案课件 >

守住心灵的契约教案课堂实录
2016-11-20  作者:gzyw  浏览:
      守住心灵的契约教案课堂实录
       在高一记叙文写作的训练中,应从最基本的记清一件事(有情节),写活一个人(有细节),抒发一段感情(有真情),表达一种思想(有主题)练起,并从各种艺术形式(如小品)中汲取营养,这样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写作记叙文的规律和技巧,从“有人有事”写到“有血有肉”,从“平铺直叙”写到“摇曳多姿”。
       “六字层进法”。 “六字”指的是 “真 ” “切 ” “细 ” “新 ”“曲” “悟”。 “层进”是 “层层递进” ,这里指的是这 “六字”中的每一字都代表着有关记叙文写作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 、层层递进的 ,在前面方法的基础上 ,有序地、逐步地让作文越来越精彩。
下面我来具体解析这六字 :
1.村女当炉煮 “真”酒 ,深草才能没马蹄——作文要 “真” ,作文要求的是独有的真实素材。
2.除却巫山不是 “切 ”——作文要 “切”,作文要求的是贴切的真实素材。
3.取次花丛 “细”回顾——作文要 “细”,作文要求的是细致地展现真切素材。
①动作要放慢定格  ②神态要显微放大  ③心理要细致入情
4.一夜东风 “新”作花——作文要“新”,作文要求的是新、细地展现真切素材。
5.“曲”径通至文幽处——作文要“曲”,作文要求的是曲、新、细地展现真切素材。
6.登顶一 “悟”众山小——作文要“悟”,作文要求的是在曲、新 、细地展现真切素材的基础下 ,得出自己的思考和领悟。
① 在文首直接提出自己的“悟”,起到“点亮”全文的作用。
②在文中边叙述边提出自己的“悟”,起到承接和引领的作用。
③在文末得出 自己的“悟”,起到“醍醐”灌众人“顶”的作用。
师: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写了一篇记叙文《守住心灵的契约》,大家都已经拿到自己的文章了,看一看成绩,大家满意吗?
生(多数):不满意!
师: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的作文成绩不能拿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呢?请大家拿出讲义,在这里,老师还有两篇文章没有批改,想借大家的“慧眼"一用。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阅读讲义上的文章,然后给它们分别打一个分数,总分70分。
(三分钟后)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十分激烈,不知道大家的批改作业做得怎么样了?
生(集体):好了!
师:那么请各小组的“发言人”准备好啦!从哪一小组开始呢?
(第一组)生1:我先来说说我们小组的看法。首先说一下我们的评分情况,我们组为第一篇文章打得分是61分,第二篇是40分。
师:哦?也就是说,你们小组认为,文一可以算是一篇比较优秀作品,而文二是不及格?
生l:是的。
师:理由呢?此时,文一的作者心里一定乐开了花,文二的作者,心里可不是个滋味啊⋯⋯
生1:那我就先来说说文二的优点吧,安慰一下作者幼小的心灵。
(集体笑)
生1(继续):可以看出,文二的作者,也是一位写作功底比较好的同学。
师:哦?此话怎讲?来,理由!
生1:这篇文章,虽然我们给了它不及格的分数,可是它确实写得很生动。
师:生动?体现在哪?举两个例子来看看啊!
生1:好。比如文章几处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像文章开头,把挤车的人群比作“漏斗里的水”,把“粗壮爷们"的手臂比作“金刚臂”,很符合事物特点,生动形象。
师:很好啊。我们经常说,比喻手法可以起到使文字生动形象的作业,于是××同学首先就想到了比喻。还有呢?
(生l挠脑袋,笑)
同组生2:我来吧!文二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而且文二的作者在写人的时候,写得“很有个性”。
师:写人写得“很有个性"?你来解释一下这个说法。
生2:我的意思是,文二描写的每一个人都很有特色,就是老师您说的“鲜明”吧!那个“爷们”和“哥们’’,一个用“蛮力’’取胜,一个用“巧劲”争先,加双引号的啊!(笑)两个人在作者笔下都栩栩如生,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都很到位。还有那个小偷的形象,也很鲜明。
师:不知道这个小组对文二的这一番肯定,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
生(多数):能!
师:那为什么是40分呢?我们继续请这个小组给出理由。
同组生3:这个我来吧!其实对这篇文采不错的文章,我们真是又爱又恨啊!
(集体笑)
师:又爱又恨?何出此言?我们主要要听听,为什么恨?
生3:我们有很多理由来爱它。但只要一个理由,就可以从整体上把它否定掉。
师:是吗?因为一点就抹杀全文啊?太残忍了吧?
生3:虽然只是一点,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啊!它跑题了啊!
师:哦?这么严重?
生3:恩,题目是《守住心灵的契约》,我们在文二中就没有看出这点来。
师:一点都看不出来啊?好像很严重哦!不能这么轻易下这样的结论,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的意见。同意文二跑题的,请举手。
(多数举起了手)
师:呀!原来这么多同学都认为文二跑题了?文二作者,淡定!
(集体笑)
师:那我们也请其他小组来发表一下他们的意见吧?主要针对文二是否跑题的问题。
(第二组)生4:我来说说。我们同意刚才一组同学的意见,认为文二跑题。主要依据是老师以前讲过的审题方法。
师:好,你认为文二作者把老师讲过的审题方法给忽略了。那么,请你来介绍一下吧,同时指出文二作者在审题中犯的错误。
生4:老师讲过,审题时要非常注意材料和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很显然,题目中的“心灵的契约”是一个审题的关键,关于这一点,材料中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它是指我们与自己或他人在内心的约定,诚信、责任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它必须是人的精神或者内心层面的某种品性。而且既然是要“守住’’的,那么一定要是正面的品性。可是在文二中,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品性,只看到一群丑恶的嘴脸。
师:分析的不错啊!可是你的分析只进行了一半。有没有同学补充?
(窃窃私语声,但没有人站出来)
师:刚才这位同学不是说,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吗?除了“心灵的契约"以外,还有没有关键信息了?
生(集体、不确定地):守住?
师:当然是“守住”啦!老师不是还说过,要认真审题目中的每一个关键词吗?
那么,既然是“守住”,那么我们在文章中必须要强调什么?
生5:过程。应该是“守住”这个“契约”的过程。
众生(恍然大悟地):是哦!(低头看自己的作文)
师:现在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两篇文章,还存在审题方面的问题吗?
(学生低头再读两文,三分钟后)
(第三组)生6:我们还是觉得文二有问题。文一中写了爷爷守住和奶奶那份相濡以沫的感情的过程,非但没有问题,还很感人。而文二不但没有体现出那种该“守住”的品性,而且也没有一个守住的过程。
师:那你们组经过讨论,给两篇文章的打分情况是怎样的呢?
生6:文一68,文二30.
师:不会吧,这么大差距!说说理由。
生6:我们不否认,文二写得的确如前面同学说的那样挺生动,挺有生活趣味的。但是在表达上,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师:比如?
生6:首先,有些字使用不合理。比如“排出两个硬币”的“排”字。
生6:我们都知道,这个用法是我们在《孔乙己》中学到的,里面的孔乙己用“排”是为了强充面子。而这篇文章中的这位“爷们”,在这么拥挤和焦急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在那里“排”?两块钱也要显摆吗?(集体笑)我觉得用“摸”就可以了。
师:很细心啊!这么小一个字都被他注意到了。一篇文章,有的时候真的会因为一个字而生色。大家要向他学习啊!(众生:嗯⋯⋯)××,还有呢?继续你的精彩发言!
生6:文二有些语言都是我们这里生活中的口语,我觉得用在文章里不适合,像“定定心心”之类,不知道人家看不看得懂。还有,我讨厌文章里用“×××”。
(集体笑)再说了,我认为跑题的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分数就下来了。
师:确实,我们在文章中尽量不要去用地方色彩比较浓的口语,以防阅卷者出现阅读障碍。那么,现在还有没有同学要为文二“伸冤"啦?
(沉默)
师:那么我们有多少同学认定文一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举手!
(全班举手)
师:那么我们请一个小组来点评一下文一吧!
(第四组)生7:我来吧。首先,文一没有出现审题立意上的问题;其次,这篇文章语言非常好,有生动的,有优美的,有富含哲理的;第三,选的材料是一件小事,但是能够以小见大,发掘出令人动容的情感。
师:好多的优点啊?文一的作者该飘起来了。还有人要继续夸吗?
(第五组)生8:我还觉得文一作者还擅长设悬念,爷爷在奶奶去世后天天沏两杯茶的原因,到最后才揭示。另外,开头那些议论性的语言很有哲理;还能把一些不好的事,比如“死”,写得很有美感——经不住天堂的诱惑。
(第六组)生9:文一的“契约”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爷爷和奶奶的契约,另一层是我和爷爷的契约。爷爷沏茶把扇的细节,非常动人。
师:真的很欣慰,我们同学能够对一篇文章作出这样精彩的评价。现在公布老师的打分情况。师:刚才我们不仅批阅了两篇文章,也同时复习了一些关于考场记叙文写作的注意点,比如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还要强化描写、写出波澜,擅长修辞炼字、以小见大。(作适当板书)让我们通过对高考记叙文评分标准的认识,来牢记这些要点。(PPT展示高考记叙文体评分标准,学生认真浏览,有的拿出笔记本记,大约两分钟)
师:会批改,我们也要能修改,在修改中,我们的写作水平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下面,我们每个小组来为文二的作者出一个主意,只能一个哦!看看怎样把这篇文章修改成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
(三分钟后)
师:好,我们一组一组来。
(第一组)生10: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该点题,主体部分也应该适当点题。
(第二组)生11:文章中似乎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主角,可以将“我“设置为主要人物,因为“心灵的契约”应该是美好的品性,而其他人物基本全是反面的,从情节看,可以将“正义”这一品性赋予文中的“我”。
(第三组)生6:我们想到的已经被前面同学说了。那我只能说我前面说过的了。把“排”字改成“摸”⋯⋯(集体笑,师示意他坐下)
(第四组)生12:因为刚才说到,文章中要写出“守住”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想,文章的情节可以改变一下。
师:怎么改,请你简单表述一下。
生12:“我”在乘坐上一辆拥挤的公车后,发现了有人乘乱行窃,一开始不敢揭
发,后来内心几经挣扎,终于“守住”了“正义”这一与心灵的“契约”。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得到绝大多数学生肯定)如果这样改的话,那么在其他人物身上花的笔墨,就该减少,从而用更多的语言来突出重点内容,对不对?(得到肯定)因为⋯⋯
生(集体):要详略得当!
师:很好,继续。
(第五组)生13:可以在事件过程中强调作者的内心独自,表现“守住"这个过程的艰难,以强化主题。
(第六组)生14:还可以来点儿细节⋯⋯(明显是喊口号)
师:比如?
(生14无言)
师:比如,当“我”有揭发的念头时,窃贼投来的带着杀气的眼神。(生笑)
师:我们是多么有智慧的一个集体啊!在经过这一番修改后,我想。文二也一定能够成为一篇真正成功的记叙文!所以呢,文二的作者,还有很多一开始都说不满意自己得分的同学,经过一番细致的修改,都能够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当你看到一篇原来只有三十多分的作文,都可以这样轻而易举地经过修改,成为一篇好作文。你动心了吗?(学生点头,有的笑)那么,拿起笔,努力用自己的一枝神笔,改出最出色的文章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