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工作室

首页 高中语文工作室 > 教案课件 >

多点多维度打磨 立意更上一层楼
2016-11-20  作者:gzyw  浏览:
多点多维度挖掘    立意更上一层楼(教案)
——记叙文如何写精由表及里的内蕴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徐建锋
教学重点:记叙文内蕴挖掘的技巧
教学难点:解决记叙文立意“浅”的问题
教学方法:用讨论分析法研讨记叙文内蕴的挖掘
教具准备:多煤体、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写一篇记叙文容易,写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也不难,写一篇耐读感人的记叙文就不那么简单了。所谓耐读感人就是要使读者读起来有味,有嚼头,有厚重之感,能引我们反省,启我们深思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立意时努力使它表现得高远深刻,即要有内蕴。
当然,避免平庸,力争深刻有力是每个学生在立意方面的愿望,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的学生总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都是普通的人和事,生活平淡无味,可写的素材更是乏善可陈,要想使文章深刻,无从谈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几篇文章的立意如何。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棵开花的树
一直不能忘却窗外的那棵桂花树。它像卫士一样静静地伫立着,任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沧桑的印记。它执著地独守着那一份深沉,让春夏秋冬在自己的眼前永无停息地变换着。
    这是一棵魁梧却略显苍老的桂花树。我宁可称它为树也不愿称其为花,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如果称它为花的话,那它便是花中的异类了。一般的花都是温婉的、柔弱的,让人一下子就会有一种“风花雪月”的感觉。而这棵桂花树只能让人联想到枯槁、干涩。另一个不称它为花的原因是,我从未见它开过花,哪怕是零星的几朵,也从来没有过。这让我感到十分诧异。
    前年,它刚从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移栽过来。自其扎根之后,就变得极其干枯。我充满爱怜地望着它,它是留恋自己的故乡,还是水土不服呢?也许过一段时间它就会恢复生机,我想。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它似乎从来就没有汲取过养分,总是显出一副垂死的样子。每一次我都是充满希望地去看它,却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我对它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表示怀疑,更没指望它会开出一树香花。尽管这样,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它,记录着它每天微不足道的变化。可是,当看到和它同时移栽的桂花树长得郁郁葱葱并且可以开出桂花时,我绝望了,我开始冷落它。我甚至认为自己以前对它付出那么多关注是十分荒唐可笑的。因为它只是棵不开花的树。
    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再去看它。即使偶尔从它身旁走过,也不会为它停留。尽管它勉强可以算是一个生命,但我从未怜悯过它,任其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寒风中飘摇。谁让它不能开花呢?就这样,我几乎把它给遗忘了。
    时光像精灵一样轻盈地从每一件事物的身旁掠过。转眼间,又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到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我拉开窗帘,阳光争先恐后地钻进屋子,一股股新鲜的空气也扑鼻而来。咦!不对,这空气中怎么会有桂花的味道,我傻愣了半天,忽然像受了什么刺激,径直向那棵已被我冷落的桂花树奔去。顿时,我惊呆了,天哪,它竟然开出了花儿!我分明看到那桂花树上有着一簇簇、一丛丛洁白的花朵,像极了天使们头上的发髻。微风拂过,下了一阵桂花雨,那花瓣轻柔地打在我的鼻尖上,我用力地深呼吸,让那沁人的香味直达肺腑。
    我承认我被它的精神深深折服了。我无法体味一棵干枯的桂花树在由死气沉沉到死灰复燃的过程中要经历多少承受多少。多少个孤寂的长夜,多少次雨打日晒,它默默地承受着这岁月的摧残和世人的嘲讽,努力不让自己倒下,努力发出新芽,努力让自己的枝叶尽可能地向外伸展。它没有让枯槁延续,而是用这满树圣洁的花儿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它的身上,一道道像刀刻过的痕迹依稀可见,像是在向人们诉苦。而我知道,那不是诉苦,而是充满自豪和激动地向人们展示,展示着这一段岁月里它那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我与其说是被它感动了,不如说是强烈地被它震撼了!我再也无法克制,我用双臂紧紧地抱住了它那道劲的树干。在凉风中,我们紧紧相拥,将时间定格在了这一刻。我的嘴角,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而我的眼角,却不知何时挂着晶莹的泪!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藐视任何生命,我深切地体会到一切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不管它曾经多么残缺,我们都没有资格去嘲讽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爱和宽容让其获得心灵的救赎。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棵桂花树留给我的那段深刻的记忆。我将以敬畏的心情去面对这个世界,我将以博爱的胸怀去包容这个世界里的一花、一草、一木……
此刻,我独倚窗台。风裹挟着一缕淡淡的幽香萦绕身旁,蓦然回首——那一刻,花正开……
 
浅层立意:
表达的仅是我对一棵普普通通的桂花树,经历了由最初的希望到后来的失望乃至绝望,最后却被它深深震撼并潸然泪下的情感变化过程。(一棵树(点)、震撼(浅))
深挖内蕴:
这棵普通的桂花树给予我的却是如何对待生命、对待世界上的一花、一草、一木的启示:所有的生命都有价值,都值得敬畏,我们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胸、博爱的情怀。(一切生命(面)、敬畏(深))
就树写树                            由物及人(由点到面)
 
案例二:
穷人的风骨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了,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去,冻得红裂的手心里攥紧的便是类似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父母得病了舍不得吃药的钱,也许有几块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的还是借别人的,上面尚留有别人的余温。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了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鼻子酸酸的。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这个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这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几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家长突然好像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突然想起了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
 
浅层立意:
我喜欢“这一个”父亲,敬佩他的风骨。(一个人(点)、敬佩(浅))
深挖内蕴:
最可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发人深省,引起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从而文揭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人,不因为贫穷而卑微,不因为卑微而没有高贵的灵魂。做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风骨。这样的内蕴的挖掘,不得不令人注目凝思,卑微与尊严由于作者的感悟而变得意蕴无穷。文章的立意也转向了对人性的拷问的层次,在思想探究上占据了制高点。(一群人(面)、反思(深))
 
人(人性)                         由浅入深
 
 
案例三:
老王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登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如果把这句话改成“或许源于我对老王及老王这一类人的关爱还不够吧”,立意有没有变化?
明确:显然有,《老王》这篇课文放在“底层人物的光芒”这一专题,自然是想通过这篇课文传达底层人物的人性之美,同时也希望人们对社会底层人物能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事实上“我们”一家也是善良有爱心的,对老王也曾多般照顾,“我们”一家的行为算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这也符合本文表达的情感目标,可是这样的立意也就没什么新意了吧。(底层人物(深))
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愧怍?是对老王的关爱不够吗?显然不是。我们把老王当成了熟人了,可是老王却把我们当成了亲人!这种情感付出的不对等让作者感到了内疚、不安。正因这样的愧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良知和反省,让我们看到了她是如何残忍地解剖自己,实现自我的救赎和精神的升华。(个人(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