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工作室

首页 初中语文工作室 > 学科视野 >

王君聊《背影》
2015-12-25  作者:czyy  浏览:
王君聊《背影》
  
我算敢于“死在公开课”中的一类人,也愿意把家常课都按照公开课的标准来研究。所以,我没有太大压力。   
一个周下来,很忙碌,但感觉也很美好。特别是《背影》的一课两上。
        在这四堂公开课中,让我感觉比较难的就是《背影》。我自己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略微把《背影》读明白了些,一堂课40分钟,孩子们能够走多远呢?而且,我的两个班,简直像从两个地球来的,性格、功底都相差甚远,教这种比较难的文本,怎么样保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所悟有所得呢?最后决定,边走边看,两个班可能要也要用不同的办法才好。
       第一堂课在六班。这个班,学生整体基本功好一些,考试分数高,但班级性格比较内敛,上课敢于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多,比较“闷”,课堂推进也慢。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是有的。我想,那就不要期盼课堂的“热闹”了,顺着这个班的天性而为,教思维方式吧。
先听录音朗诵。大概就花掉了9分钟。为这个环节,我也颇踌躇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一定要听。《背影》的文字太朴淡了。如果听一听孙道临的诵读,会感觉很不一样。朗读和听朗读,都是最最俭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课堂上,不要怕在朗读上花时间。
听完后,我让学生上黑板用一个词语板书他们的初读感受:
        我认为《背影》在写               
        上去了十来个同学,大部分写的是“父亲的爱”,也有部分同学写的不一样,有“父子之爱”的,有“年少轻狂”的,有“依恋”的,有“隔膜”的等等。我请几个孩子站在讲台上来发言,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写,原因在哪里。我着重追问了“父亲的爱”和“父子之爱”的不同,还有写“年少轻狂”的同学的理解。这是自由发言的阶段,事实上是老师摸底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接下来,我说,写“父爱”的同学很多,看来这个层面我们不需要讲了。课文上本身也有比较详细的批注,同学们自己去看。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大家的分歧,为什么有的同学只感受到了“父爱”,而有的同学却是感受到了“父子之爱”呢?而且,甚至,还有同学感受到的是相反的东西——“隔膜”呢?矛盾出现了,课堂的难点也就出现了。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叫做“矛盾分析法”。什么是矛盾,就是文本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和作者的写作习惯相悖的地方。我们去琢磨这些地方,往往就会走到文本深处去。
       我拿出了三个句子,引导孩子们细细琢磨。我说,这些句子中都有矛盾,你看你能不能够发现。
 【投影展示】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一旦“去弊”,就算小孩子,也是很聪慧的。孩子们很快发现:父亲的信写得“颠三倒四”,逻辑不清,表达混乱,也不符合中国家长的表达方式。“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更是离谱,事实上如果想见,完全能够见的。而“不相见”如果表达成为“分别”会更简洁……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异常重要。你要唤醒学生,要适时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来对文本进行补充……这就是课堂张力产生的过程。
分析矛盾会把学生引进“矛盾”,这便是“愤悱状态了”。这个时候,我出示了《背影》的写作背景——朱自清和他父亲的“斗争故事”。不读,只让学生静静阅读,让教室安静,绝对的安静。读完,让学生朗读“父亲买橘”部分文字,然后,看了一段短短的非常动人的视频,主题是父亲爬月台和分别之后的父亲来信。做这些,当然是为了酝酿感情,一定要酝酿得够够的,足足的。
       接着,我让孩子们继续到讲台上发言,谈自己的再理解。可想而知,他们这次就谈得深刻多了。
       我抓住矛盾,继续追问:难道《背影》仅仅是写“父爱”吗?
我让学生做了一个语言训练,给下边的句子加上关联词,把作者的感情凸显出来。
【投影展示】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       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         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这样的融入了思想情怀的训练是语文课最需要的训练。我们说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分,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这个训练做完,课堂境界大开。
然后,我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我的文本解读作品《生之苦痛和爱之艰难》。
这回结课,我控制住自己,没有拿出以前总是拿出来的那两段很“精彩”的归纳文字。其实课件上是有的。但体会着课 堂上的那种气氛,突然我就觉得我自己的结语很不重要了。不归纳,也许比归纳更好。
       下课的时候,我只是再一次强调了“矛盾”——关于“男性美”和“父性美”的矛盾,引导学生去想。
       课堂还有一点儿余音绕梁的味道。这堂课,选点少,但应该是有深度的。学生发言也很充分,虽然,课堂并不热闹。
       课间,内蒙的老师问我:下一个班的课可不可以还去听。我说,可以,我在一班,会用另外的方法上。
       一班的考试分数比六班差很远,但很多课我倒反而喜欢在一班上。这个班的孩子,天真热忱,课堂上永远不会让你寂寞。当然,他们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相当部分同学基本功很差。这个班,一要关注基础,二要重视帮扶。
       第一个环节还是听朗诵。8分多钟就过去了。
       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咬文嚼字,在字里行间寻找父亲的爱,成果呈现方式是一首小诗。我先拿出示范例子:
 【投影展示】
•  父亲的爱是那句“天无绝人之路”
•  劝儿子不难过
•  自己却把沉沉的难过扛起来
•  父亲的爱是那再三的再三的叮嘱
•  唠叨一千遍一万遍
•  还是不放心
        朗读后,让学生默默浏览课文和圈点勾画进行“创作”。接着全班交流。
        这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了。教师聆听要仔细,反应要迅捷。学生层次不一,有的站起来就能说出一首小诗,有的只能找出情节,不能组织出较有诗意的语言,更差的孩子连情节关键点也找不出来。教师的帮助点拨和升华就显得异常重要。最好的境界乃是:当学生坐下去的时候,他感受到:你既肯定了他的发现,同时又提升了他的发现。他在和你对话的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比如下边的对话:
生:我觉得父亲的爱还在那件大衣上。
师:哦,什么样的大衣?
生:紫毛大衣。
师:可是父亲自己却穿着什么?
生:布棉袍。
师:父亲让我穿着那件紫毛大衣吗?
生:不是,是铺来坐。
师:珍贵的毛大衣即使是现在也不能够随便铺来坐的呀。可当时,父亲却把它铺在哪儿了?
生:铺在车上我的位置上。
师:你把珍贵的紫毛大衣铺在我的座位上,可是,你却——孩子,接下去。
生:你却穿着一般的布棉袍。
师:把“一般”换一个更有表现力的词。
生:你却穿着寒酸的布棉袍。
师:粗布棉袍黑布马褂啊,包裹着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生:一个衰老的父亲。
生:一个迂腐的父亲。
生:一个蹒跚的父亲。
生:一个衰弱的父亲。
生:一个让我落泪的父亲。
 【投影展示】
•父亲的爱
•是那件黑布的大马褂和深青布棉袍
•不帅  不酷
•却模糊了我的泪眼
(师生共读。)
……
         和学生充分对话以后,我又第二次出示我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朗读。这就叫“先教,后练,然后再提升”。经过了这一个来回之后,学生得到的训练应该就比较扎实了。
这个环节是一班学习《背影》的重要环节,可是在六班却没有。这就是学情决定的。在基础弱的班级,要教得慢一点儿,浅一点儿,在教“知识”和教“能力”的层面上多逗留一会儿。
        接下来进入“矛盾分析”环节。基本程序跟六班一样。主问题还是“《背影》除了写父爱,还在写什么”。我只给出了三个矛盾句,学生的反应非常快,甚至比六班还快。这就是一班的特点,总有极少部分的孩子能快速跟进老师,很容易掩盖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茫然状态的事实。所以,也需要老师比较准确地控制课堂节奏和把握课堂流向,尽可能地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受益。接下来的静读背景文字,朗诵核心段落和进一步的讨论交流也是一样的。只是没有再让学生做“虽然……但是”的训练。
        结课不一样。在一班,我以我的随笔《知为谁哭》的高潮部分结课。我和一班的孩子讲过我和我的父亲从斗争到和解的故事。我之所以懂得朱自清,乃是因为我也拥有过他的心路历程。那篇文章,是我流着泪写的。在这节课上,我把它奉献给一班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尽可能地多懂得一点点爱的艰难和生的苦痛。
 【投影展示】
……
        继母还没有讲完,我就哭了。我哭着跑到厨房门口,从门缝里看父亲。父亲正哼着小曲在理菜,头发花白了,腰杆也不挺直了。父亲不会发现我在看他,他的耳朵很多年前就已经很不好使了……
        而我看过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穿着军装,非常的英武帅气。
        我站在门口任泪水肆虐。因为母亲的缘故,很多年来,我都埋怨父亲,不太和他亲近。但此刻,我却非常想冲上去拥抱他,把他花白的头拥进我的怀里,用我25岁的年轻的脸去亲吻他的额头……
        但是我没有,我25岁了,父亲55岁了,我们彼此从不直接表达我们的感情……
而此刻,11年前的事情,却在这个有些阴郁的2005年的11月初的傍晚,因为我的儿子的一次意外变故,呼啦拉地全站在了我的眼前。
        我似乎又看到父亲一动不动地躺在綦江河边上,三轮车压在他身上,七月灼热的阳光压在他身上,半边街上重重叠叠的看客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压在他身上……
       我又一次泪如泉涌。我冲进客厅,把正在看动画片的儿子抱在怀中,我使劲地亲儿子的头和脸,亲得儿子嗷嗷大叫。
        我不管,我似乎抱着的是父亲的头。
        泪,就让它流吧……
        男孩子的朗诵稚嫩而深沉。同样的,一班的《背影》,还是有余音绕梁的
味道。
        准备《背影》,我的课件做了30多张幻灯片。第一堂课,只选用了其中的5张。第二堂课,用了大概10张。这就是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