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工作室

首页 初中语文工作室 > 学科视野 >

韩军《背影》新解码
2015-12-25  作者:czyy  浏览:
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背影》新解码

韩军

 

[韩军注]

2015年初,最新的语文教育热点,是《语文教学通讯》对“韩军解读《背影》”的讨论。但我一直缄默,因我三年前的此文,就已经说得足够透彻。可是99%的读者都没有读到。甚至连与我商榷的人也没有读明白,于是老韩就厚着脸皮称“正解”。

 

题记

朱自清长诗《毁灭》里说,

“在风尘里老了,

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

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

这应该是最合乎朱自清自己心思的《背影》主旨吧。

 

一、  汉语的一个神奇文本

如果问:“你读懂《背影》了吗?”十有八九的人会回答:“那么个小千字文,会读不懂?不就是写父子情深嘛!”

我说,那可能是“粗读”“浅读”!并没有悟透《背影》之真义。

《背影》192510月发表至今87载,影响和感动了无以数计的中国人。几代中国人,少年时朗读它、成年时默忆它,“背影”似乎积淀到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中了。民国和新中国,都选它作教材;今天,港澳台、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无一例外选它作教材。可以这样说,学汉语的地方,就有《背影》,它成了现代汉语的一个标本。此文入选教材版本与次数之多,在教材中保留历史之久,引起的关注之广,研究之深,研究文字之多,均堪称之“最”。围绕《背影》所发生的事件,不但映照出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像”,也折射出中国教育历史走向的某些信息。还没听说,哪个国家的中小学课本中,有如此神奇的文本。这是一个太“中国化”典型的文本。上世纪50年代初,《人民教育》杂志载文讨论此文教学,已经成为一个载入史册的著名的“教育历史事件”。

二、 刹那主义:被忽视87载的人生观念

亿万读者,只看到文章中的“背影”是“父亲的背影”,只读到父爱,却没有读悟到,这“背影”二字和《背影》文章内容,实际表露了朱自清的“人生观念”。

朱自清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酷爱佛学,因此他对于生命有深刻的洞识,对于人生的“幻灭不实”感觉十分强烈。

朱自清的人生哲学是“刹那主义”,或曰“颓废的唯美主义”。

1924515日,朱自清在春晖中学演讲《刹那》,郑重提出人生的“刹那主义”哲学。

据学者段美乔研究,“在1923年的1月和4月,朱自清两度致信俞平伯,把‘刹那主义’由一种生活方式推进为一种人生观。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人生观包含了三层意思。

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是由一个个历程(即“刹那”、段落)组成。这些历程既可以是一段经历,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细节。

其次,每一个历程都有其独立的价值,‘每一刹那的事有那一刹那底趣味。’

第三,人们应当认真地度过每一个生命的‘刹那’,使每一个‘刹那’都和谐、健全。无论是历程、段落还是刹那,都是对个体生命的静态概括。”

“在此基础上,朱自清又提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生命做了一个动态的概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生命的一段历程,每一个历程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形态。”

“‘刹那’一词源于佛经,意为瞬间,是表时间的最小单位。佛家认为,刹那之间具有生、住、异、灭四相,称为‘刹那无常’,因此每一刹那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生命历程,应当细细品味。现在之一刹那称为‘现在’,前刹那称为‘过去’,后刹那称为‘未来’,是为‘刹那三世’。它强调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时时在变,永无静止。前刹那不同于后刹那,异灭的刹那也永不回返。事物转化无常,生命刹那流逝,人生一步步地走向毁灭,佛教的‘刹那’本就充幻灭感。”

“朱自清认为突破生命的有限性的方法是承认其‘有限’,然后在‘有限’之中追求‘无限’,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享受生活,实现生命的价值。”

“朱自清认为,他的‘刹那主义’人生观是求生意识的积极体现,试图以形而下的实际的工作来摆脱形而上的空虚和绝望,带给人们安心和平静。”

从另一角度说,朱自清的人生哲学,也可以叫做“颓废的唯美主义”。其意思是,人生是暂短的,稍纵即逝的,人类的文明也是暂短的,并非永恒绚烂;像世上本来不存在永不凋谢的花朵一样,世上所有生命,鲜活的,具体的,最终都是要走向消亡。这种结论,令人非常痛苦、焦灼、忧虑、惶恐不安,但又无可奈何。生命从出生之一刻起,就走向死亡,就是倒计时了。因而,我们对待人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就是,在痛苦中找寻美妙、赏鉴人生的“刹那”之美景,享受“刹那”之美好,使暂短的人生更为“舒服”“美妙”(朱自清原话)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把烂漫的人生看到颓废”的卓越洞识!注意,这“颓废”绝不是当代汉语中消极、堕落之意,而是指人生终极方向上,价值的虚在、空无。寻找美妙、赏鉴人生“刹那”的态度,也不是游戏人生、寻求感官刺激之意,而是适应、顺从、安适、宽忍,用“积极”去应对“消极”。这“颓废的唯美主义”,实际是喜读佛学的朱自清的彻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它,不悲观,不放弃,不厌倦,宠辱不惊,悲喜不疯,沉静自守,豁达大度。用朱自清挚友俞平伯的话来说,就是:“生命至脆也,吾身至小也,人世至艰也,宇宙至大也,区区的挣扎,明知是沧海的微雨,然而何必不自爱,又岂可不自爱呢?”(这正是朱自清在《背影》里为祖母死得早而流泪、为父亲老得快而流泪,《匆匆》为自己时光的流逝而流泪的最深层、最关键的根由。2015128日韩军新注)

回看《背影》,朱自清为祖母去世洒泪,是感叹生命之脆弱;看到父亲的老去的“背影”洒泪,是想到父亲匆匆老去,必将“大去”,是在感喟生命无常无恒,遽然飘零,虚幻与暂短!有叹,有哀,有痛,有惜!流露的正是朱自清的人生观念。

朱自清直接把自己写“生命时光”的散文,命名为《匆匆》,孰不知,朱自清先生《匆匆》表达的正是佛教中的“人生刹那”的观念。“匆匆”者,“人生刹那”(梵语或佛语)也。

我们借用《匆匆》里的话,变换仿拟一下,来理解《背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祖母的生命,我父亲的青春,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由此,《背影》真义,一目了然。

三、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  生生不息——被忽略87载的“祖、孙”

若问读过《背影》的人,文章写了几个人物?十之八九的人脱口道,两个人物嘛,“我”与“父亲”。

错了,写了四个人物,祖母、朱自清的父亲(简称“朱父”)、朱自清、朱自清的儿子(简称“朱子”)。

无论普通读者,还是专家,都忽略了两个人物,即“祖母”和“朱子”,忽略了87载。

而祖母、朱子,这两个人物,断不可忽略!

写祖母,只在第二自然段有两句话,“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祖母亡故”似乎仅是全文的“背景”,是下文情节发展的逻辑起点,仅是为渲染“家庭祸不单行、父亲命运蹇劣”的一个远景而已,似乎最终还是为实现一个目的,突出“父爱”这个主题——父亲在那种多重困境下,仍送子并无微不至地关爱,更令人动容。

写朱子,更少,在结尾只半句话。父亲“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子,在文章中似乎只是一个道具,一个被父亲惦记的道具而已,是为衬托父亲的“爱意无限”,即父亲不但爱我,也爱我的儿,他的孙子。于是,读者觉得,这是一个中国化的、儒家人格的老人,既疼子又念孙。

以上理解,不为错,但粗浅。87载了,应把忽略的重视起来,把粗浅的予以细化、深化。

祖母、朱父、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一根完整的链条,这根链条名叫“生命”。这条“生命链”,血脉流通,既坚韧,又脆弱!

设想一下,若朱自清乐意,为突出“赞美父爱、表达子愧”的主旨,则开头完全可以不写“祖母”;后文也完全可以不提“孙子”。那样,也不会影响“父爱情深似海,儿子愧悔难当”的主旨,反而更集中、鲜明,更减少枝蔓。但,那样的话,文章就显得单薄,没有“像基石一样厚重的东西”坠住全文,轻飘。事件、线索固然单纯了,主旨固然鲜明、突出了,但意蕴轻浮了,与任一中学生写的“父爱”作文没有根本区别。

“祖母”向读者暗示什么?死亡。

“朱子”向读者暗示什么?新生。

四个生命向读者展示什么?生命链。

“祖母亡故”在开首,“朱子被惦记”在文后,向读者展示,这条生命链,不是“闭合”的,是“开放”的。

在朱家的现实中,四人物,并不曾“共时性”地组成过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即“祖母”并未看到过自己的重孙,祖母1917年就去世了。当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哲学门读书。朱自清的长子朱迈(小名阿九),1918930日出生在扬州。朱家有过朱父、朱自清、朱迈三代同堂的光景,而不曾四世同堂过。

《背影》写在1925年,回忆的是1917年祖母去世时,回家奔丧,又返北京上学的情景。

但在文章中,我们恍然发现,这四个人物,四条生命,俨然组成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

于是,读者极易产生联想,四个人物的生命勾联起来,组成一个血脉流注的完整的生命链。

由此,我们对这篇千五个朴素文字,产生了“连锁式”的深悟——

第一,父亲也是儿子。正因文章提到了祖母,那么,我们感觉,朱自清的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他也是一个儿子。朱父,还仅是“朱自清的父亲”这个单纯身份吗?他还是一个“刚刚永别了母亲的儿子”呀!

第二,儿子也是父亲。正因结尾提到了朱子,让我们感觉到,眼前的这个被“父亲”送别的“儿子”身份的朱自清,他不仅是儿子,他也是父亲!(当然,须说明,朱父送别朱自清时,是1917年,朱自清还没做父亲。)

第三,儿子也是孙子。正因为开头提到了祖母,朱自清才具有了“孙子”的身份。他是以“孙子”的身份为祖母“簌簌”流泪。

由此,捧读这千五百字的文本,就一下变得不简单,如音乐,它不是“单声部”,而是“多声部”了——

1、这不单是一篇“儿子怀想父亲”的文章,这还是“一父亲怀想另一父亲”的文章。姑且名为“双父故事”。朱自清只有做了父亲之后,才体悟到自己父亲当年的不易,是一位年轻父亲向一位年老父亲表达愧悔。(“父亲”角度)

2、这不单是“父亲送别儿子”的浅薄的温情故事,这还是“一儿子送别另一儿子并牵挂儿子的儿子的故事”。姑且名为“三子故事”。(“儿子”角度)

3、正因为有了“祖母”与“朱自清的儿子”,朱自清在文本里才具有了三重身份:孙子/儿子/父亲,且具有“上承”与“下启”的作用。上承父亲、祖母,下启儿子。朱父也具有了三重身份:儿子/父亲/祖父。他是朱自清“祖母”的儿子,是朱自清儿子的“祖父”。

朱自清1923年写散文《父母的责任》,1928年写散文《儿女》。在1923年与1928年之间的1925年写《背影》。正是这种“上承”“下启”作用的不自觉觉醒。

4、朱父不仅关爱着“眼前”的“儿子”,还惦记着“远方”的儿子的“儿子”。其实,朱自清已是“父亲”了(写作此文时,他已做了8年“父亲”了)。另外,读者能否想像,那个已8岁的朱迈,将来也会成为又一个“父亲”。那时,才能体会朱自清这个父亲的不易。由此,我们又可名曰“三个父亲的故事”:两个“现在进行时”的父亲,一个“将来时”的父亲?如此想像,不能说荒诞。

如此想像下去,我们会发现,本文俨然就是生命、血脉传递的故事,父父、子子、孙孙,又父父、子子、孙孙。(生命、血脉链条“承续传递”的角度)

5、文章中的“儿子”朱自清,不仅为父亲“洒泪”,还为祖母“洒泪”。文章四写“洒泪”,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皆为父亲而洒,第二次是为祖母而洒。

洒泪(而不言),是最典型、最深刻、最刻骨铭心、最中国化的“感情表白”。如果纯粹按照现代观念想开去,社会中每个人,是完整个体,是独立的生命,躯体皆独立,所谓“我血供我心脏”,为何因“他人”的生命亡故而“洒泪”?“那个人”与“我”有何关系?中国传统却有截然不同的回答:他命非他命,我命非我命;他命乃我命,我命乃他命;“没有他哪有我?”具有亲人伦理的个体生命之间,血脉相联、心灵感应,这是一条没有断线的生命之河流!

我们也极容易想像到,“朱父”看到儿子朱自清为祖母“洒泪”一瞬,会否恍然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祖母亡故而哭得一塌糊涂。当然,我们也极易往下联想,假如朱自清的父亲亡故,朱迈也会不会像朱自清一样地为自己的祖父痛哭流涕?!假如朱迈有了儿子,朱自清会不会也像自己的父亲惦记孙子一样,以祖父的身份惦记朱自清的孙子?!

6、由此,我们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父子情深”故事,这是一个“祖、父、子、孙,又祖、父、子、孙的生命之水不息流淌、不断传递的故事”!(生命链“承接延续”的角度)

这是一个漫长的、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永世传承,香火旺盛!每一男人,就像一节根,根生树,树生干,干生枝,枝生茎,茎生花,花结果,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如此下去,就会繁衍成一个宏大的图谱,一座宏伟的森林,这是一幅由人生到家庭、到家族、到民族的图谱,是一座森林。

由此角度,我们可对“父送子的故事”再进行一次命名,这是一个“无限传承着的生命故事”,是“生命不息的中国家庭、家族甚至民族故事”。只不过,《背影》只选取了这个无限传承链条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环儿”而已。但,我们读者,完全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一环儿想像全链”。

本文结尾提到代表着“新生”的朱自清的儿子,显示本文的生命链条,不是一个“闭合结构”,而是一个“开放结构”。

中国人的生命像森林、河流,中国人特别重家庭、家族、群体,几乎没有“独立个体”的人,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人”,是家族图谱上的一个“笔划”,是家族大树上的“一枝一叶”。比如,在中国农村,描述“某一个人”,常如此说:“某某家的、某某家族的那个谁;他父亲是谁,他叔伯是谁,他爷爷是谁”,如此,听众就豁然开朗,就明悉“某一个人”是谁了。你看,每个个体生命,都关联到一个宏大的“图谱”上了。

因此,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往往不是关乎个体的,而是关乎群体的。很多中国老人晚年看到子孙满堂,儿女绕膝,全家融融泄泄,他感到视死如归,乐观圆满,即使自己死去,也了无遗憾,因为自己的生命仍在延续。所以,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感,非常坚韧!从“群体生命”看,个体生命不必担心自我生命的消亡,只要有三五个儿子,即使一子绝后,还有彼子传香火。

这就是生命的传承、接续,所以,朱父才铭心刻骨惦念朱自清的儿子朱迈,他觉得,朱迈的生命即他的生命!1927年朱自清写散文《儿女》,提到朱父给朱自清写信嘱托朱自清务必照料好朱自清长子朱迈,朱父对朱自清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话中这个“他”指嫡孙朱迈。可掂量这语气,俨然是在说“我”,说他自己,他觉得那个朱迈就是他自己。

本文中,生命传承、命命勾联,最具象征性、寓意性的动作,共两个。一是,朱父对朱自清的儿子遥遥、刻骨铭心的“隔代惦记”,另一个是,朱自清对于祖母的痛彻心扉、肝胆欲焚的“隔代洒泪”(朱自清写此次洒泪用“簌簌”)。朱父“惦记”朱自清的儿子,中间隔着朱自清;朱自清“痛哭”祖母,中间隔着父亲。前者我们可以看作生命的“隔代下传”,后者我们可以看作生命的“隔代上承”。

课堂设计:

1、我问学生,文章中有几个孙辈?几个儿子?几个父亲?几个祖辈?

2、我让学生把四条生命特征概括如下:

奶奶的背景-已逝的,

父亲的背影-将逝的,

作者的人生-壮年的,

儿子的生命—未来的。

四、生命之脆弱:唇亡齿寒 风烛残年——被忽略87载的“死亡”

人们还忽略了《背影》文本的核心要素:死亡。

若只看到“四次洒泪”,肯定表面化了。本文实际突出写“死亡”。

若把本文比作核弹,“死亡”是本篇的“核按扭”。不足千五百字之篇幅三写“死亡”,极不寻常。

四次洒泪,均关乎“死亡”;或由“死亡”引发,或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叩击。“洒泪”背后,隐藏着“死亡意识”,或曰“死亡意识”推动着“洒泪行为”。

首先,“死亡意识”促成了本篇文章。《背影》的写作缘起,是“死亡”。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在《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