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工作室

首页 幼儿教育工作室 > 学科视野 >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后感
2016-11-15  作者:成凤舞  浏览:
        契合本园的研究课题:借鉴学习故事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我阅读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这本书已经是第五版了。作者介绍从第一版到现在的第五版,在不断地在补充、在与时俱进。
这本书是2位美国作者合作所著,其中还融合了第一版时的两位原创作者的精神。
        本书正文工有13章。第一章开宗明义,阐述了进行儿童行为记录的目的、意义、基本方法,说明了记录用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了环境描述在整个记录中的重要性。第二至十二章分别阐述了如何从不同的侧面记录儿童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日常活动、运用材料、儿童之间的社交行为、师生互动中儿童的表现,包括日常活动、运用材料、儿童之间的社交行为、师生互动中儿童的表现、戏剧表演游戏中的表现、认知功能、思维的发展、语言发展和读写萌发等方面。第十一和十二章分别针对婴幼儿和引发特殊关注的儿童这两类特殊的儿童群体论述了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一章指出了如何对这一段时间内积累的记录进行归纳总结和解读。
        关于“观察与记录”这个话题,其实是由来已久了,但是在过去的我们所撰写的观察记录中,更多的是带着治疗的眼光去找“毛病”,所以经常会在观察记录中看到类似某某小朋友出现攻击性现象了,是因为他性格暴躁、孤僻等诸如此类的标签式字眼。在接触了“学习故事”之后,让我对观察记录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但是在看过《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对于观察和记录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现。
        一、明确观察目的——理解孩子 
 我们知道毛毛虫是美丽蝴蝶生命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它不会飞,也没有那么美丽,我们知道牛犊不能产奶,尽管有一天它会长大,会产奶,但是有太多的人希望孩子能够尽可能地像成年人一样做事,并且越快越好。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解读孩子、了解孩子,我们可以更成功地引导孩子朝着成熟的成人阶段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如实地观察儿童,特别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观察。
    相信相信每个老师都感受过,曾经屡试不爽的方法与途径不见成效;当苦于对“问题”孩子们无计可施时的挫折感。更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想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那怎样才能最准确的了解孩子呢,目前的最佳方法就是通过现场记录来认真地收集证据。如果说理解儿童就像揭示奥秘,那我们做的记录就像是在收集线索。像老练的侦探一样,我们必须辨识重要的线索,我们必须培养专门的技能。
        二、客观地观察记录——摒弃偏见
       通过阅读如何从不同的侧面记录儿童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我深深的感到,想要如实看待幼儿,摒弃偏见很重要。
        偏见的意思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这一定义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篇》。说得更深层次些,偏见就是不能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幼儿。作者提到偏见会导致教师对儿童的能力和学习潜力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其实这个道理我们都懂,我们大家都知道偏见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在看这本书之前或许有人问我关于偏见的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不会带着偏见的眼光看待孩子。但是在看过这本以后,仔细思考,有些时候我们真的会不自觉地带上偏见的眼光看孩子。我们班上有个小男孩,从小班开学一进班开始就是鼻涕拉拉的,而且说话口齿不清,平时喜欢抢占玩具。于是不自觉地思维中,他就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不讨人喜欢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晨间活动,跟他一组在玩玩具的一个小女孩哭了,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他又抢人家玩具了。赶紧跑过去,先入为主地问道:“你又抢人家什么玩具了?”这时候他眼睛盯着我,偏着头看着我不说话。盛怒之下,惩罚他禁玩游戏10分钟。之后向小女孩了解的过程中,却发现,是另外一个孩子跟她起了争执。根本不关小男孩的事,我心中有些愧疚,但是这个愧疚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因为在随即不久的活动中,我的偏见又不可遏止地出现了。现在想想,我对孩子的不客观的态度真的就是来源于偏见。
        三、真实看待幼儿——注重细节
        从作者的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注重细节的记录。尤其是孩子的眼神、声音、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我发现,其实这些就是儿童揭示自我的方式。他们的眼神、声音、身体、手势、面部表情都在说话,都在与我们交流,他们通过自己的做事方式以及所做的事情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大家肯定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让孩子解释他的行为时,并不能获得多少有用的信息,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有时候孩子的语言反倒不能代表他的思维。作者说:“或许,愚弄我们的就是儿童会说话这一事实。因为人类的这一特殊能力在生命之初就已经获得,人们很同意认为存在于语言背后的儿童的思维肯定也和我们成人是相通的。由于将孩子的话语视为理解儿童的关键,我们关闭了儿童与成人之间有意义沟通的渠道”。所以在观察孩子时更要仔细、用心,通过更多的细节来解读有时候更有说服力。
        四、解读行为的背后——谨慎从事
        书中介绍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并没有进行行为阐释,但是书中详细为行为阐释该寻找哪些信息提出了建议。通过这些建议,让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这样一个观念:我们做出地解读对错与否与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幸福关系重大,做出错误的解读会留下后患。作者说:“我们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中的传统观念、标准与价值观,往往作为我们的道德行为指南。”比如说:讲卫生的是个好孩子,讲礼貌的会得到别人的喜欢,反之不讲卫生的、不讲礼貌的会被人厌恶等等。尤其是在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后进行解读时,我们通常会难免地加入自己的感情。但是我们能够将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吗?在进行解读时,我们能够摆脱成年人的态度吗?尤其是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和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们能一视同仁吗?如果做不到,那么一些贴标签的行为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希望其独特的自我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点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样。同一种行为发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可能有不同的意义;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除非谨慎从事,否则在解读行为的原因时很可能会误入歧途。
        总之,读完这本书,从理论上更清晰地认识了为什么要观察儿童,观察儿童行为后该如何评价这一行为。从实践上,为观如何察记录提供指导,为更有针对性地观察提供范本和依据。看完此书,犹如被特训一番,尝试着在幼儿游戏中用心去“看”,去“听”,从对孩子的观察中会收获很多,学会观察的同时,不仅更加了解幼儿,也是在一次次的真实性观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日积月累中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读懂孩子行为的背后,包含着公正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独特的个性。在观察、解读孩子的道路上,我会提醒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开明接纳的心态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