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工作室

首页 高中历史工作室 > 教学随笔 >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处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大教材观(泰兴三高杨凌)
2017-11-17  作者:杨凌  浏览: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处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大教材观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杨凌   联系电话:13512558915

【摘要】在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大教材观下,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诸如:如何正确鉴别和利用国外史籍和互联网中历史课程资源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历史学术争议与分歧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求实创新教育与坚持正确历史观等问题。我国的历史新课程改革要充分体现我国的国情特色和学科特色,克服机械照搬的倾向。

【关键词】大教材观  中学历史教育  挑战与对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变化。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新课程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以中学历史学科为例,新课程下的大教材观就对中学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大教材观下中学历史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的大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指具有一定特定结构、可供学生和教师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一种媒体。它包括教科书(含电子教科书)、教学挂图、图册,以及与教科书配套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参考信息、教学辅导信息等。由此看来,“大教材”的外延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了。这种大教材观摆脱了传统教材观和课程资源的束缚,使中学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育带来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鉴别和利用问题

伴随着我国对外学术和文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外历史书籍大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国外原版历史书籍也越来越多地被摆上了国内图书馆的书架上,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历史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打开了一条便捷通道,史学信息的来源渠道和途径也日益广泛。这一方面丰富了中学历史教学的资料来源,开阔了师生的历史视野;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这些教学资源中的史学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往往包含某些落后的、甚至消极的历史信息和错误的历史观。当国外史籍和互联网中对相同历史事件作出不同的表述和评价时,教师和学生有时就会不知道如何正确鉴别这些史学信息的真伪,历史教育由此也可能会出现“偏闻则信,兼闻则惑”的窘境。

(二)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对待历史学术争议与分歧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的学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的一些作为课程资源也悄然走进了中学历史课堂。但是,应该注意到,某些史学成果本身在史学界还存在一些学术争议与分歧。根据历史新课程资源观的理论,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主体的使用,而不能只凭教材、教参上课。历史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及其最新的进展,及时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改变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术研究脱节的状况。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到底是应该积极宣扬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声音”,还是应当坚持历史教材中的“老”基调呢?这让一些教师在行动上甚感迷茫。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学术争议与分歧已经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亟待解决的又一个新问题。

(三)如何处理好培养学生求实创新意识与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问题

充分运用丰富的教材以及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是历史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但在当前多元文化观和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形形色色的历史观纷纷出现。有学者作过统计,当前出现的新历史观有上百种之多,这些新历史观中哪些属于进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哪些属于落后的甚至反动的历史观?许多人并不能正确地加以区分。这些形形色色的新历史观的泛滥,已经使得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主流的传统历史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种历史观的混乱状况,也导致一些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在理解如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意识与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内涵上出现偏差。例如:教学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大生产运动”时,有学生认为开发南泥湾破坏生态环境,这是典型的用现代生态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如果教师对这样所谓的“创新”思维仅仅大加赞赏而未能正确引导的话,那就失却了历史教育的“本真”了,其后果也可想而知。这个例子虽然是历史创新教育中的个案,但也反映出在当前历史新课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和主流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的问题,值得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

二、大教材观下中学历史教育的几点应对之策。

(一)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人生和学业的引导者,作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应率先树立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反思,多问一个“为什么”。对其他史籍中不同于历史教科书的史实表述和历史评价,历史教师应当首先通过自身的努力筛选一些相对正确的新观点,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和网站作为其研究性学习的参考,并在学生探究、论证的过程中随时为其提供条件和指导。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下,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分析与鉴别形成新知。同时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代表,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载体,也是社会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师代表社会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符合社会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代表社会而不是自己(个人)表明某种社会立场、社会主张。由此可见,坚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对于课程资源鉴别与利用,对于正确处理学术争议与分歧等问题就有了正确的原则保证。

(二)新课程理论要在突出国情特色和学科特色中实现课程理论的“中国化”

从国外引进的新课程理论对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科目都具有“普适性”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国历史课程改革必须突出两个特色:国情特色和学科特色。历史课程改革既要考虑“国际规则”(新的教育理论),又要体现“中国特色”(我国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国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应该体现出中国国情自身的特点,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地贯彻当前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因此,外国的课程理论只有与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有机结合,实现新课程理论的“中国化”,才能具有生命力。

(三)历史学术分歧与争议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引入和利用要注意对“度”的把握

当教师把现代史和当代史的学术分歧作为课程资源时,应该紧紧追踪国家主流媒体中的相关提法和观点。2005年8月,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涉及了关于抗日战争的许多新提法。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等等。历史教师应该密切关注这些新“声音”,并及时把这些主流媒体中的新观点作为历史课堂中进行价值引导的最新素材,自觉地使历史课堂与国家的舆论宣传相一致,从而构建历史教育与史学研究新成果之间的良性联系。

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过多、过滥的学术分歧与争议的引入对于历史素养尚不扎实,真伪鉴别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有时不仅起不到开阔历史视野的作用,反而有可能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茫然,有时甚至还会起到负面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佐斌.论中学教材的功能定位[A].朱慕菊.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

[2]吴刚平,樊莹.课程资源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3]徐彪,孙梅.“火烧曹宅对不对”──研究性学习案例[J].历史教学.2004/9

[4]高宁.让理性之光照耀中学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1

[5]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