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工作室

首页 小学语文工作室 > 课题研究 >

“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2016-01-25  作者:xxyy  浏览:
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立项课题
“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周剑波
 
    “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为:D/2013/02/230)是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附小”)申报的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立项课题。所谓微型习作,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引导学生迅速完成审题、立意、构思、习作、修改等环节,力求通过微型化、经常性的练笔训练,提高习作指导效率,提升习作表达质量。“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关注的重点是激活、唤醒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真正主动、快乐地表达自己的生活,“快乐表达”是关键词之一;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微型习作课”,即通过对传统习作课堂的整合,取消两节习作课连排的方式,将习作融入语文教学课之中,并且以“经常化”“随机化”“片段化”“小型化”“分散化”和“即兴化”为主要特征,强调不露痕迹地让孩子多思考、勤练笔、乐表达,夯实习作基本功,进而有效地完成语文课标所明确的小学阶段的习作要求。
    自2013年“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后,我们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首先打破了传统的作文课两节课连上的常规,将习作课与语文课整合,习作训练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提倡进行短小的、即兴的,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的分散化、碎片式的练笔,必要的习作指导也可用一节课完成。此项改革,对于语文老师的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但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因为习作训练分散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孩子们对习作课的概念淡化了,自然也就无所谓畏惧了,而经常性的、短小的练笔在降低了习作难度的情况下磨快了他们的笔尖。
 
一、开展专题性研究,确保研究活动的常态化
    回顾课题研究的过程,我们围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课题,主要开展了观察系列、体验系列、读写结合系列、想象系列和评改系列等五个系列的专题研究。
    一是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观察专题系列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认为:“基础教育主要不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序曲……它应该为未来的成人提供表达自己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工具。因此,重点应放在掌握语言,培养观察能力,懂得到哪儿去获取信息……”然而,许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为此,我们每学期均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观察系列研究。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欣赏校园美景;走出校园,与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一起学习和游戏,步行到杨根思烈士陵园……指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景,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教给观察方法,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习作源泉。通过研究,我们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让习作言之有序;二是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观察,让习作言之有物;三是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让习作有血有肉。
    二是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体验专题系列研究。说到底,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老师应关注学生习作的全过程,唤醒习作欲望,丰富生活体验,促进快乐表达,抒发真情实感,使每一次习作都成为孩子内心情感的真实倾诉。为此,我们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体验系列研究。教师在课内开展简单易行的小型体验活动,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异彩纷呈。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主动感悟、交流活动体验后,便引导学生自由找准习作角度,自由确定主题思想,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习作。有了真裨素材,学生自然会在健康思想内容的展现和生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是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读写结合专题系列研究。读写结合是一项成熟的经验。我们开展此研究,倡导老师们巧妙利用课文这一“源头活水”,充分利用课文中内在的读写结合的写作信息,能动地、创造性地将习作训练寓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之中。一是于精彩处仿写,从修辞精彩生动、细节描写精细、段落结构清晰等写法独特处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二是于空白处补写,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点,运用重组课文语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读写语言实践活动;三是于动情处抒写,课文的语言感染,教师的煽情调动,会让学生内心情不自禁地涌起波涛,便进入了倾吐而出的境地;四是于结尾处补写,从原文出发,遵循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延伸。这样,遵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规律,按照系统、有效教学的原则,建构起有利于读写沟通、从读学写、读写互促的具有操作性、引领性的教学基本结构,每节课都能结合阅读教学挖掘写作点,在课内进行五到十分钟的小练笔、短练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是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想象专题系列研究。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产生意识(包括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在孩子们的眼里,一滴水珠,一颗石子……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都能和自己对话,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因此,我们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想象系列研究,就是顺应和发展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天真、奇妙的心灵世界敞开,通过想象给静物赋予生命,给动物、植物赋予思想,使他们有行动,有语言,有感情,让孩子们的言语在想象的世界里绽放。
    五是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评改专题系列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绝对掌控习作评价的“话语权”,打着“公平”“公正”的旗号,以优等生的“尺子”丈量所有学生的习作。这样的习作教学,自然成了少部分优等生的“舞台”,绝大部分学生被教师手中挥舞的评价大棒阻隔、窒息,长期处于消极、自卑的状态。因此,开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评改系列研究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让学生自批自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此时,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边读边改,自己发现习作的亮点和不足,从而达到“自能作文”的境界;二是让学生互批互改,让学生掌握习作评价的“话语权”,使学生能发现优点,学会赏识,指出不足,彰显个性,从而习得习作方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三是对主旨不明、思路不清、写法不当的习作让学生二次创作,第二次创作经过学生的回味、反刍、运用、检验、改进,形成价值判断和写作技巧,真正成了学生的精神财富,使习作教学程序更具科学性。
    当然,我们也开展了绘本作文、漫画作文、主题阅读背景下的习作教学等专题系列研究,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五个系列的专题研究每学期都开展,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有力地支撑“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课题研究的科学体系,丰富和拓展了“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课题研究的视野。
    (一)依托“双周一研”,让专题探究在课堂实践中更规范。经过多年的打造,“双周一研”已成为我校教育科研的品牌,其表现方式是开展“四个一”的校内教学研讨,即每学期的“双周”各教研组围绕专题开展一次集体研讨,上一节专题研讨课,进行一次教学沙龙,撰写一篇教学随笔。每学期的“双周一研”,各个教研组组织观察、体验、想象、读写结合和评改等五大专题系列研究轮动,交替进行。而每次的“双周一研”活动,都必须经历“教师课前备课、磨课,教研组长进行十分钟的课前推介,上课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课后集体评课、议课和个人反思”等过程性研讨,使专题研究落到实处,课题研究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二)组织沙龙研讨,使反思提升在交流激荡中显实效。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尔斯指出:“教师可以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他们共同规划教学活动,互相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而剑桥大学以喝下午茶为主要形式的学术沙龙也启发我们:通过组织沙龙活动能促使教师在交流中就课题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实现经验共享,让参与者在和同伴的思想碰撞中受到启发,迸发灵感。
    专题研究沙龙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家常聊天式。以教研组内研讨为主。每次听完课后,先由执教者汇报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的反思,然后听课者围绕“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各专题谈听课感想、困惑,实现思想激荡,智慧碰撞,经验分享。二是专题研讨式。每次“双周一研”由学校有计划地确定两节课对全校开放,参与听课的教师在当天下午放学后集中研讨,先由上课的教师说课,然后教研组长阐述设计理念和课堂实施情况,最后参与听课的老师围绕研究专题及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各抒己见,分享听课收获。三是在线点评式。我校在校园网上开辟“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课题研究专栏,每次的“双周一研”,教研组都要将研讨课教案及研究资料上传。在此基础上,学校开通网上评课平台,老师们可以随时登陆评课平台,畅谈自己专题研究的启发和建议。
    组织并深入开展沙龙研讨,促进了教师在专业领域对课题研究涉及到的各种问题与同事们不断地交流、切磋、研讨,最终在理念和实践上达成共识。教师之间双向互动、多向互动、智慧共享的“对话”,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做到了成长教师,发展学生,因而更显实效。
    (三)借力专家培训,助研究品质在智慧砥砺中得提升。近年来,我校从省内外邀请了十余名专家作专题辅导。辅导专题来源于老师们在课题研究实践中的困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学校加以梳理后,挑选最迫切、最关键、最普遍的主题,确定培训专家和培训内容。培训的专家是相应领域的权威,培训的内容来源于课题研究及实践中的问题,这样的培训更靠实,更接地气,更易于及时修正课题研究的方向与方案,实现了教师“弯道超越”的快速成长,我校的老师们始终幸福地行走在以五大专题性系列研究为支撑的“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课题研究之路上。
    “双周一研”、沙龙研讨、专家培训等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有力地支撑了观察系列、体验系列、读写结合系列、想象系列和评改系列等五个系列的专题研究,为每一个真正投入研究的老师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在参与研究的同时,也改变和成长了自己。
 
二、开展过程性研究,研究儿童习作的心理规律
    “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其理想状态是,在外部多元、直观等方面刺激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点,学生进入富有动态的、探究的、快乐的写作情境,全身心观察、体验,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唤醒、鼓舞、充实或悲哀等,在愉悦的心境中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从而提高学生个性规范的言语表达能力。
    (一)唤醒了习作兴趣——调动表达内驱,激活习作兴奋点
    关于兴趣,我比较欣赏陶行知先生的表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习作兴趣亦是如此,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源于学生内心对习作的喜爱才是他们长久保持习作兴趣的动力。于是,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调动他们的习作内驱,努力使每次习作都能激活他们的习作兴奋点,让附小学生的练笔能保持持久且浓厚的兴趣,而非一阵风式的兴奋与冲动。
    1.改革课时编排,降低习作难度。正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说:“教育的过程像生活的过程一样,必须致力于指导激发,而不是强加一种预定的和没有意义的模式。”模式化的习作课带来的必然是内心的抵触和厌烦,所以我们打破了两节课连排的方式,将习作课与语文课有机整合,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倡导平时多写短小的练笔。如此一来,习作难度一下子降低,任务一下子分散,学生就不会再有“黑色星期二”、“黑色星期三”式的习作恐惧了。
    2.优化作前指导,倡导读写结合。习作是一项自悟、自得的技能,要靠多实践多练笔。一节课的时间是恒定的,老师讲得多,学生习作的时间必然就少。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压缩指导时间,尽量不超过十五分钟,让学生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习作。压缩指导时间,也促进了我们优化指导过程,将习作指导变为师生对话:研究习作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写什么;研究习作重点,让学生清楚主要内容是什么;提醒表达方法,让学生自由表达,明白表达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如此一来,习作指导就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清楚、思路清晰。多写多练,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读写结合是一项成熟的经验,所以,我们尤其重视读写结合,倡导老师们每节课都能结合阅读教学挖掘写作点在课内进行五到十分钟的小练笔、短练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此一来,学生一定会在经常性的小练笔中提升表达能力。
    3.搭建成长平台,呈现精彩习作。让孩子的习作有发表的阵地,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乐于表达的内驱力,基于校本面向全体学生免费发行的校报《青葵》也就应运而生。《青葵》四开八版,每期可以刊登四十多篇优秀习作,这就意味中年级版和高年级版每期就可以刊登近一百篇优秀习作,一学期四期,将会有近四百人次发表文章,这对孩子是多么大的激励呀!《青葵》面向全体学生发行,成了孩子阅读频率最高的刊物,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表文章的孩子会继续努力,未发表文章的孩子会奋起直追!
    唤醒学生习作兴趣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我们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欲望;加强学科渗透,丰富学科体验,能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进而更好地阅读写作;开展课内体验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接体验并成为习作素材等。所以,让孩子对习作始终保有浓厚的兴趣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激励”和“唤醒”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话题。
    (二)丰富了学生体验——融入校园生活,捕捉表达精彩点
    对于写作,叶圣陶先生有过精彩的论述:“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现在的孩子生活空间被手机、电视、网络等侵占,写作素材空洞、内容单调,即使是想象作文也是胡思乱想、不着边际。我感觉,作为学校解决学生习作素材空洞缺失的策略就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在校园生活中获得各种活动体验,在活动体验中捕捉大量习作素材,从而生成表达精彩点。
    1.丰富校本活动,引来源头活水。学生的校园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用教育专家李镇西的话说就是“校园应该有一些浪漫气息,应该有一些炊烟,有一些山中的气息……教育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浪漫的回忆。”所以,我们开展了众多孩子喜欢的校本活动:围绕儿童教育,我们开展了以“图书漂流”为主题的诚信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自愿捐赠、自主阅读、自我管理”的实践中“悦读、分享、成长”,为孩子们积累了无数的习作素材。围绕劳动教育,我们开展了以“我爱种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学校后大楼的楼顶规划建设了“空中百草园”,让孩子们体验浇灌、播种、施肥、除草、收获,也引来了习作的源头活水。围绕素质提升,我们每年春学期都会有体育节、艺术节,秋学期都会有读书节、科技节等参与性活动,这些固定的节日都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活动,在增长学生见识、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也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叙述。总之,让附小的校园生活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并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最难忘的记忆,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2.鼓励全员参与,获取真实体验。优质教育的生动体现,就是为所有的教育对象提供公平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受教育者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的过程中成长。附小的每一项校本活动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以“蕴萃大舞台”为例,我们的演员阵容每年都在扩大。2012年开始的“蕴萃大舞台”仅有表演学生300人左右。但2013年我们就开始强调每个班级都有节目,每个节目都有人数要求,更多的学生登上了大舞台展示才艺。“每个人都是演员”是活动不变的主题,所以,在演出过程中就有了台上台下互动节目:全场合唱校歌、《感恩的心》成了“蕴萃大舞台”固定不变的节目。我想,基于所有孩子的校本活动,一定会赢得所有孩子的心,一定会让他们对活动充满期待,也一定会激发他们乐于参与。真正参与了,他们的体验就真实了,体会就深刻了,习作也就有了源头活水了。
    3.记载活动足迹,绽放“缤纷童年”。引导孩子将活动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我们不必担心孩子不会写或不能写,因为,“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让他们更加乐于写,更加认真写。于是,我们推出了有附小特色的“缤纷童年”接力练笔活动。“缤纷童年”是我校专门印制的接力练笔本,供学生使用。基本做法是“分组接力”,就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习作的基本水平分成五到六组,每组大约六到八人,尽量做到均衡分组,习作小组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安排学生写接力日记。“缤纷童年”带给班级学生的“竞争”意义十分重大: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习作能为小组争光,他们会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接力日记,并实现“兵教兵”“兵帮兵”。我想,让学生认真对待每篇习作,既能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还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其教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三)促进了快乐表达——倡导快速成文,凸显思维闪光点
    小学的作文教学之所以称“习作”,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练习写作,即从小掌握基本的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保持浓厚的习作兴趣,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写作、快速成文。在倡导学生快速成文的同时,我们注重营造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实现内心的自我对话,凸显思维闪光点,引导孩子写出“属于自己的语言”。
    1.在“静思”中明确目标、构思格局。我们强调习作指导过程中让学生“静思”,就如书法中的“留白”,给了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意空间,而非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谆谆教诲之下,班级学生的习作成了一副面孔。让学生静思,思考什么?思考的是自己对习作要求的理解,自己准备怎样写好这篇习作?自己最真切最独特的体验是什么?让学生在作前静思,思考的还应该是“我的习作我做主”“我应该写出属于我的文字”。这样的思考,是源于学生内心对生活体验的认识、认知和理解,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潜能。
    2.在“静写”中快乐表达、快速成文。我们研究本课题以来,一直要求课堂上让学生“静写”不少于二十分钟,这是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练笔的权利谁都不能侵犯。“静写”,就是安静地写,是不受任何干扰、凝心静气、心无旁骛地写。在微型习作课上,我们通常要求学生记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一个环节,或是抒发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当堂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静写”,不写草稿,直接快速成文。孩子们从第一次习作就这样进行,几年下来,他们也就习惯了在课堂上稍作思考、打好腹稿、当堂练笔、快速表达。
    3.在“静读”中品味优点、寻找不足。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让孩子“静读”,进而“静思”,他们往往更能品味优点,也更容易发现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培育孩子的欣赏能力。“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英·培根)我以为,学会品味,懂得欣赏,是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前提。附小的孩子,在经常性的“静读”中,无疑更会欣赏,更会思考,也更能提高。
    4.在“静改”中自悟自得、互相提升。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鼓励学生互批互改习作,能有效提高习作水平。“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做出自我评价。”(瑞士·皮亚杰)所以,在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倡导“静改”,给他们“自省、自悟、自得、自能”的机会,让学生明白习作修改的要点和重点,然后用较短的时间,独立地、安静地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时,我们再告诉学生“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不厌百遍改”等习作箴言,他们就会有深刻的领悟。
    习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对话的过程,是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淌,需要的是潜心、安心、静心,我们在习作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习作修改的过程,则应提倡互批互改,引导学生互相对话、多向对话,获得启发,正如古人所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
(四)升华了习作情感——抒发真情实感,引发生命成长点
    让儿童在习作中成长、长大,培育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点亮他们内心主动倾诉的火种,促进他们快乐成长,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于是,在习作指导中我们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从而引发孩子的生命成长点。
    1.在真实的活动体验中成长。求真,是我们的校训;写真,是附小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开展真实的校本活动和班本活动,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尤其倡导在课内开展简单易行的小型体验活动,让学生现场参与,现场体验。课内进行活动体验,因为其即席性的特点,往往令学生具有神秘感,他们的兴趣也会更浓,热情也会更高,在老师的组织下活动效果也会更好。引导学生在活动之余主动感悟、交流活动体验,是习作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
    2.在真实的素材选择中成长。有了真实的活动体验,学生就有了真实的素材选择空间,剩下的事儿就是引导他们巧妙地选择习作素材了。同样的活动,怎样让学生写出不同的文章,是值得研究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习作容易受老师指导的暗示,所以,相比较以前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我们倡导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素材,自由找准习作角度,自由确定主题思想。正如冰心先生所说:“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纱灯里的烛光。若是烛光很亮,这盏纱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所以,有了真实的素材,学生自然会在健康思想内容的展现和生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内心感受。
    3.在真实的情感表达中成长。习作表达的情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展示,附小学生的习作都是写实,写自己真实的生活,自然就有了感人的基础,因为真实的故事才能感动人。附小的学生在记述真事的过程中,表达的自然也是真情,是透过故事洋溢出的情感,是经过文字流淌出的情感,无需夸张,无需渲染,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这样的美,怎能不沁人心脾?
    习作的情感,就是习作的生命。学生从第一次习作开始,就亲近真实,践行真实,表达真情,可以强化他们的人文素养、弘扬他们的人文精神、丰厚他们的人文底蕴,这对于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以及他们今后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模式研究”,促使我校教师遵循学生表达心理,对传统习作教学模式、方式大刀阔斧地改革,在调动表达内驱、丰富习作体验、促进快乐表达、抒发真情实感等方面作了扎实而有效的探索。现在,附小学生习作整体的突出表现为“写得快、写得真、写得多、写得好”。而课堂上学生写作时“沙沙沙”的写字声,无疑是最动听最优美的“附小好声音”。
 
三、抓住习作指导的关键,开展有效的校本活动,为习作引来“源头活水”
    校本活动是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的重要渠道之一,需要我们精心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培育他们善于发现的眼光,在体验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才能真正为孩子的习作引来源头活水。
    (一)“蕴萃·图书漂流”:为孩子的表达寻找源头活水
    “蕴萃·图书漂流”是我校为创建书香校园、诚信校园而开展的一项主题实践活动。我们在校园教学楼的每层楼道设置了共十二个大型室外图书柜,其形状由学生设计,书柜由学生命名,色彩由学生选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活动的基本思路为“三自”:一是自愿捐赠,即我们每学期都会在开学初发动师生共同捐赠图书,并要求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作为捐赠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奉献、分享的品质;二是自主阅读,即学校将捐赠的图书登记、标签、上架,学生无需任何手续,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随手拿取,自主阅读,及时偿还;三是自我管理,即图书漂流柜的整理、打扫,图书及时偿还的统计以及损坏图书的修补等事情均由学生志愿者完成,完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与课题研究一样,活动开展三年多,“蕴萃·图书漂流”已经成为我校儿童教育最具特色的校本活动。学生在常态化的活动中“学会奉献、分享、悦读”,在自觉性的借阅偿还中懂得诚信。令我们欣喜的是,“蕴萃·图书漂流”促进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调动了全校学生课外主动阅读的积极性,附小校园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可以说,读书成就了附小孩子心灵的自由呼吸,学生的阅读成了校园最美丽的姿势。
    “蕴萃·图书漂流”活动对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促进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丰厚了学生的阅读积淀,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学生的快乐表达积累了语言的矿藏,找到了源头活水。
(二)“蕴萃·快乐课堂”:变“黑色习作课”为“快乐表达课”
    “蕴萃·快乐课堂”是我校引导老师打造有生命有张力充分彰显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其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愤悱”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维度达到高度的融合。我们大胆改革习作课,将其与语文课一并分散安排,多数片段练习随课堂练笔,教材规定的习作内容力争一节课完成任务,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型习作课”,即一节课基本完成习作的指导、练笔和修改。此项措施实施三年,我校语文老师逐步适应,学生的习作水平并未因习作课的取消而降低,相反,随机性、小型化、经常性、快节奏的课堂练笔,使学生习作的速度、真实性和有效性大幅提高。
    “微型习作课”关注习作教学的“五个度”:一是激发习作内驱,调优披文入情的“温度”,即老师要十分注重激发学生习作动机,必要的心理铺垫和情境渲染固然重要,经常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知道习作的目的和意义,往往能使学生的习作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二是唤醒生活积累,拓展选材立意的“宽度”,即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拓宽习作思维的空间,引导他们多角度构思立意,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三是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指导时间的“长度”,即减少老师课堂“详尽而不厌其烦”的习作指导时间,重点放在方法的点拨和思路的开启上,让学生明白“怎么写”,让学生大致把握习作的方向即可,至于老师最热衷于指导的遣词造句,则应在平时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中训练。四是降低练笔要求,提高当堂习作的“速度”,即在课堂上尽量写片段,写精彩之处,写自己最喜欢、最愿意表达的内容,配以柔美的音乐和老师适时的提醒、暗示,让学生努力在课堂上用15到20分钟的时间完成习作。五是引导互评互议,提高习作修改的“效度”,即对照习作要求,多选择中等程度的习作引导学生当堂互相评价,找出闪光点加以肯定,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在经常性的互评互议中提高鉴赏水平,学会并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表达水平。
    “蕴萃·快乐课堂”对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个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的“五度”习作教学方法,老师们习惯了少讲、讲重点要点,点拨方法,开启思路;学生习惯了多写、快写,记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挚情感,对提升课题研究水平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蕴萃·缤纷童年”:在日常的竞写之中提高表达水平
    “蕴萃·缤纷童年”是我校为校园文学社专门印刷的练笔本,带有浓厚的“蕴萃”文化符号。但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们觉得“蕴萃”文化的核心是面向每个孩子,“蕴萃·缤纷童年”不应该是文学社少数孩子的专利,它应成为帮助附小所有孩子提升习作动力、提高表达能力的平台。于是,我们将其推广到二到六年级全体学生,其主要形式就是开展“分组接力”,实行“三级评选”,以此来调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分组接力”就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习作的基本水平分成五到六组,每组大约六到八人,尽量做到均衡分组,习作小组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安排学生写接力日记。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一周大约只需写一篇日记,习作任务并不重;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一天大约只需批改五到六篇日记,批改任务也不重,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
    “三级评选”是促使师生共同努力写好接力日记的有效举措。“班级评选”,即每学期结束,我们会要求各班选出一本最佳接力日记,这样在班级接力小组就形成了有效的竞争,促进各小组认真完成好接力日记;“年级评选”,即在班级评选的基础上,各年级评选出奖次,这样在年级就形成了竞争,促进各班认真完成平时的接力日记撰写;“校级评选”,即在年级评选的基础上,推荐一等奖获得者参加校级评选,而学校组织评选,则促进了每个年级都能认真对待。“三级评选”的实施,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习作氛围,建立了有效的团队竞争机制,大家都很在乎本组本班本年级的接力日记取得的成绩,于是,在有积极意义的良性竞争中,学生的优秀习作层出不穷,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蕴萃·缤纷童年”对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运用儿童喜欢竞争的心理,建立了有效的小组、班级、年级和学校四级竞争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地对待每次的习作,“使学生在一种真实的情境和心境中写作,走出了作文一贯的面貌,以日常的、随意的,时时可文、处处可写的方式,成为学生感悟生活、体会生活、表达真情的真心、率性之作”,可以说,它不仅是在“育文”,更是在“育人”。
(四)“蕴萃·青葵”:在校报发行中见证生命的成长
    “蕴萃·青葵”是我校文学社的社报,每月一期,面向全体学生免费发行。“蕴萃·青葵”在办刊中还是有不少的创新之处的:刊名是发动全体学生命名,在层层评选后,六年级学生王嘉琪的“青葵”创意脱颖而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带有生长和成长寓意的“蕴萃·青葵”伴随着孩子成长,多好的创意呀!“蕴萃·青葵”四开八版,每期可以刊登四十到五十篇优秀习作,这就意味中年级版和高年级版每期就可以刊登近一百篇优秀习作,一学期四期,将会有近四百人次发表文章,这对孩子是多大的激励呀!“蕴萃·青葵”每期都会组织发表文章的作者在学校的文化碑刻前合影留念,这会成为他们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刻!“蕴萃·青葵”面向全体学生发行,成了孩子阅读频率最高的刊物,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表文章的孩子会继续努力,未发表文章的孩子会奋起直追,这样的习作动力可不是老师教育家长唠叨能获得的!“蕴萃·青葵”栏目丰富,有“魅力附小”“印象人物”“书苑拾趣”“诗情画意”“奇思妙想”“心灵驿站”“七色生活”“如画四季”等八个固定栏目,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蕴萃·青葵”最大的创意在于将每期投稿的所有稿件分栏目装订,制作成精美的珍藏本,并告诉孩子们学校将永久保存他们的作品,若干年后,无论是谁,只要他(她)曾经向“蕴萃·青葵”投过稿,回到母校,都可以找到自己儿时的文字,唤醒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
    “蕴萃·青葵”对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她搭建了一个促进孩子主动成长的平台。虽然她仅仅是一份校本刊物,却是附小孩子的最爱。,对于附小的学生来说,在“蕴萃·青葵”发表文章的意义远大于在其他正式刊物发表,“蕴萃·青葵”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五)“蕴萃·蓓佳之星”:为孩子快乐习作插上飞翔的翅膀
    “蕴萃·蓓佳之星”是我校学生评价改革的举措,以我校校友著名儿童作家黄蓓佳女士的姓名冠名,意在激励附小学子以黄蓓佳为榜样,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基本做法是在学期初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好成长目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记载,积累资料,将其存入“成长记录袋”,学期结束学校组织评选。评选程序经历“个人自荐——同伴评价——家长推荐——老师推荐——学校评选”五步,意在使此项评价改革科学、公开、公平,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进取意识。奖项设置的种类更是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和品德等各个方面,诸如“蕴萃·学习之星”、“蕴萃·文明之星”、“蕴萃·体育之星”、“蕴萃·唱歌之星”、“蕴萃·诚信之星”等,改革实施两年来,每学期都有超过60%的学生获奖,成了学校最具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蕴萃·蓓佳之星”中与课题研究结合最紧密的当属“蕴萃·习作之星”的评选了。“蕴萃·习作之星”的基本标准有三条:一是本学期在“蕴萃·青葵”至少发表文章一篇,二是在学校组织的现场作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奖励,三是在“蕴萃·缤纷童年”的活动中被同伴和老师认可并推荐。所以,它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可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因此我们认为“蕴萃·蓓佳之星”的评选虽然面向大众,但绝非不劳而获。我们坚信,经过努力获得的成绩才能给孩子带来发自内心的喜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亲自攀登,是无法感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正含义的。
    “蕴萃·蓓佳之星”的评选对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给所有喜爱习作的孩子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让他们有更大的梦想和追求,为他们的快乐习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此外,我们开展的“蕴萃大讲堂”为师生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也有了展示的舞台;“蕴萃大舞台”成就了附小所有孩子登上舞台表演的梦想,每年的“六一”,美丽的附小校园都会成为欢乐的海洋;“蕴萃·我爱种植”与学校的“空中百草园”相映成趣,成了孩子们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的劳动场所,他们在培养劳动情趣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些校本活动的开展,在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活动形式的同时,为我们的微型习作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在如此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做到了“有话可说”,实现了“有话会说”“有话能说”“有话乐说”。
 
四、回顾讨论和研究展望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开展的“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回顾研究的过程,我们觉得仍有一些困惑和不足,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发展和完善。
    1.编写微型习作校本教材,实现“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的可成长性。随着以观察、体验、读写结合、想象和评改等五个系列专题为支撑的“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感到需要在研究的广度上得到拓展,深度上得到发掘:一是五大系列专题研究的架构是否严谨、科学;二是如何处理微型习作与教材中的习作训练的关系;三是当前的微型习作教学内容安排仍显零散、杂乱。因此,尽快编写微型习作校本教材,让“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呈现序列化、阶段化、校本化、课程化的特点,使课题研究更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显得尤为迫切。根据学生年级特点、研究专题,每个阶段各有重点,每周确立一个训练内容。在每个训练点下,分别安排训练目标、训练指导、训练设计、导练、点评、拓展训练等栏目,覆盖习作的全过程,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习作训练体系。从而,凭借可复制的微型习作校本教材,推广“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的成果,实现研究的可持续性和可成长性。
    2.关注教师、学生的差异,彰显“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的研究价值。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成长学生,发展教师。这里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部分,而是指全体学生;这里的教师,不是一位两位,也不是单指骨干教师,而是指全体教师。“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研究”的实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课题研究实践,让我校绝大部分同学的习作兴趣浓厚,习作水平提高,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害怕习作,不会写作,习作水平较差。如何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微型习作活动中最大程度地受益,需要我们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教师的理论及对课题的认识水平良莠不齐,课题研究的实践参差不齐。怎样加强这部分教师的研究自觉性,是此课题得以深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3.深化学生习作心理研究,优化“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的课堂策略。应该说,在微型习作课上,学生生活信息传递的面越大、速度越快,构想习作内容的时间越短,习作教学效率越高。但是,这一习作过程包括了从感知到记忆、想象,以表象的再现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以内部言语表象外化为书面言语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教师只有了解小学生习作的心理过程和状态,才有可能指导小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习作,从而将本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蕴萃·青葵》更多地给了习作优秀学生发表的机会,而部分习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能“望洋兴叹”。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评价内容是不合理的。好和差是比较而言的。这个比较不仅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更重要的是个体自身发展中的纵向比较。在微型习作课中,研究如何改革评价和激励机制,让认真努力并有点滴进步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促使这些孩子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路漫漫其修选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基于快乐表达的微型习作课模式”课题研究之路还在向前延伸。我们将发扬课题的优势,挖掘研究团队的潜力,反思研究的不足,且行且思。我们将带着专家们的厚望,带着新的思考,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将微型习作课题研究向纵深推进。